人工智能賦能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南寧9月26日電 (記者陳燕)自主研發全國首創柔性智動充電機器人,人工智能口岸特色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建設智能工廠和“人工智能+”產業園區……近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近年來,廣西正搶抓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重要機遇,在人工智能新領域新賽道加快布局、深化合作,推動人工智能賦能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
在智慧港口建設方面,廣西建成了全球首個“U”型工藝布局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自主研發了全國首創柔性智動充電機器人,整合機器視覺智能AI分析、大數據等技術,打造智慧安防系統,識別精准度達95%以上。建成了防城港數字化散貨堆場,全面應用智能裝卸系統,實現港口全流程的自動化作業和數字化管理,作業效率較傳統碼頭提升30%以上。同時,正在開展西部陸海新通道智慧水運大模型研發,建設覆蓋全域船舶航行的統一調度系統,打造“數據融合+決策調度+控制反饋”的智慧水運新模式。
浦寨—新清通道智慧口岸。黃聰攝
在智慧口岸建設上,廣西全面推進中越邊境口岸智慧化建設,友誼關—友誼智慧口岸中方段基本完成,中越雙方項目互聯互通后,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無人化、智能化通關。浦寨—新清智慧口岸、東興—芒街智慧口岸等項目有序推進。全區智慧口岸指揮調度平台已完成主體功能建設,建成后將實現數據匯聚、監測預警和智能調度,人工智能口岸特色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有了新進展。廣西積極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園區布局,制定了《廣西人工智能產業園認定條件》,支持建設智能工廠和“人工智能+”產業園區,與科研院所共建廣西產業園區人工智能協同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廣西產業園區數字化平台。廣西還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加速落地,驅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今年1—7月,廣西工業領域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產值突破450億元,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27.5%。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加快交通物流設施、運載裝備的數字化改造,推動智慧港口、智慧運河建設,構建通道智慧水運大模型。同時,深化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產業合作,打造“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發展路徑,建設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合作新高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