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成效顯著

在廣西欽州北部灣港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貨輪正有序卸下集裝箱貨物。何家海攝
人民網南寧9月26日電 (記者陳燕)今年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印發實施的第六個年頭。記者從日前舉行的廣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六周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6年來,廣西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為廣西開放發展的牽引工程,堅持建通道和強運營齊抓,增效率和提質量同步,拓合作與促融合並舉,通道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通道凝聚力、競爭力不斷增強,成為帶動西部地區開發開放的重要引擎。
6年來,廣西全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
破瓶頸,通道互聯互通水平全面提升。廣西統籌推進鐵路、公路、水運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能力運輸通道加快形成。江海聯通工程——平陸運河累計完成投資超過80%,明年建成后,將改變廣西“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現狀,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全國第三個具有江海聯運能力的大通道。黃桶至百色鐵路正加快建設,2028年建成通車后,西線通道將全線貫通,四川等西南地區貨物經北部灣出海,距離將縮短270公裡以上﹔黔桂鐵路增建二線計劃今年9月份開工建設,崇左至憑祥鐵路將於年內開通運營,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不斷完善。
強樞紐,“千萬標箱大港”目標指日可待。廣西著力加強港航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港口通過能力,北部灣港國際門戶樞紐功能加速顯現。欽州港20萬噸級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防城港20萬噸級散貨碼頭、北海港郵輪母港等重大項目建成使用,可以實現30萬噸級油船、20萬噸級集裝箱和散貨船、15萬噸級液化天然氣船等世界主流大型船舶通航靠泊。今年,廣西還開通了北部灣港至阿聯酋杰貝阿裡港的首條滾裝船航線,重慶汽車通過這條滾裝船航線,相比傳統路徑,時間縮短7天左右。目前,北部灣港共開通集裝箱航線91條,實現東盟國家主要港口全覆蓋,集裝箱吞吐量從2019年的382萬標箱增長到2024年的902萬標箱,年均增長18.7%。今年1—7月,集裝箱吞吐量完成555萬標箱,穩居全國前十,年內有望實現“千萬標箱大港”目標。
增效益,通道運營實現量質齊升。廣西會同通道沿線省份共同強化貨源組織,持續做大通道物流規模。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線路由最初的西部4省(區、市)4個站點,擴大到目前的中西部18省(區、市)、163個站點,通道“朋友圈”不斷擴大。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年發運量從2019年的11萬標箱增長到2024年的50萬標箱,6年增長了3.5倍,提前1年完成國家目標任務。今年1—7月,累計發運32萬標箱、同比增長2%﹔中越跨境直通班列(經憑祥鐵路口岸)累計開行1768列、同比增長65%,物流規模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同時,創新開展北部灣港海鐵聯運一體化“小切口”改革,集裝箱單次轉運時間從3個小時壓縮到1個半小時以內,綜合作業效率提升約30%,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
拓合作,區域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近年來,通道沿線省份在司法、金融、海關監管、稅務等領域紛紛建立協作機制,形成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強大合力。廣西引進了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中遠海運集團等國際大型港航企業參股北部灣港建設運營,與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合資成立海鐵聯運平台企業,打造港口、航運、鐵路等龍頭企業強強聯合的建設運營模式。此外,廣西與重慶、貴州共同推動以氫能重卡為核心的跨區域干線物流通道建設,今年4月已成功貫通並進入常態化運營階段,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加快構建,有效帶動氫能源上下游產業發展。
促融合,陸海聯動經濟走廊加快形成。近年來,廣西持續推動通道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加快打造高品質陸海聯動經濟走廊。平陸運河經濟帶加快建設,初步形成了新能源、綠色化工、先進裝備制造等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主導產業。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加快建設,引進了比亞迪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等投資超百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落地。中柬(北海)產業園、廣西—文萊經濟走廊縱深推進,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構建。通道沿線省份經廣西進出口貿易額從2019年的3448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6769億元,增長近1倍。今年1—7月,貿易額達4463億元、同比增長18%,通道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下一步,廣西將搶抓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大機遇,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