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廣西試點自然資源資產“打包供應”

2025年09月26日08:17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近日,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聯合農業農村廳、水利廳、林業局、海洋局,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試點方案》(下稱《方案》),在全區正式啟動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試點。此舉打破以往單一土地、礦產資源出讓模式,將“山水林田湖草海”等資源納入生態種植、海域養殖、旅游觀光等領域,把分散資源打包成綜合性“資產包”向社會整體供應。

《方案》明確,兩年試點期內,將從組合供應模式、關鍵問題破解、收益分配機制、供后監管體系四方面探索,完善組合供應工作流程。試點將推行“土地+礦產”“土地+水+森林”等跨資源、跨權屬、跨區域組合方式,依規設立水面旅游觀光經營權、溶洞地下空間使用權等權益,支持探索林業碳匯、海洋碳匯指標,通過收儲、租賃、置換和入股等方式,整合分散資源形成權屬清晰的“資產包”。

此次組合供應首批將推出6個項目,涵蓋海洋船舶制造、海域養殖、文旅、水資源利用、礦產資源開發等類型,涉及多類自然資源,多業態組合分布於北海市本級、合浦縣等5個地區。

探索開展組合資源資產組合供應,通過整體規劃、評估、配置與利用,可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緩解要素分散管理高成本問題,補齊單要素資源保障不到位的短板,實現資源“1+1>2”的目標,打通“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難點、堵點。對市場主體而言,無需多頭對接部門即可獲取多項資源權能,大幅提升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為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據了解,柳州、欽州、防城港市等地區此前已開展探索開展了廢棄礦山土地出讓+土地平整+危岩治理和資源處置整體打包出讓、海砂採礦權+海域使用權聯合出讓、海域使用權証和水域灘涂養殖証“兩証同發”等實踐,為加快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工作提供了實踐經驗。(記者唐廣生、葉焱焱 通訊員黃葛炎)

(責編:李敏軍、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