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

右江區委教育工委構建“三聚焦提三力”工作機制

2025年09月25日10:2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在桂西革命老區百色,百色右江區委教育工委,創新構建“三聚焦提三力”黨建工作機制,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教育發展動能,推動區域教育事業實現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的跨越。

聚焦組織建設,筑牢教育發展“壓艙石”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建是魂之所系。右江區委教育工委以基層黨建“五基三化”鞏固年行動為總牽引,著力構建覆蓋全面、運行高效的教育黨建組織體系。在健全領導機制方面,指導全區55所中小學校修訂完善黨組織議事規則,推動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落地生根。通過“常態化督查+專項抽查”模式,對學校黨組織運行情況開展“全覆蓋”排查,確保黨的領導貫穿課程教學、德育建設等各個環節。

針對民辦幼兒園黨建薄弱環節,工委創新實施“聯合建支部+選派指導員”雙措並舉:新成立5個民辦幼兒園聯合黨支部,覆蓋24所無獨立黨組織的民辦園﹔為51所暫不具備建黨組織條件的民辦園選派公辦學校黨建指導員,實現黨建指導“無死角”。

在班子建設上,工委啟動校級領導班子專項考察,完成99名黨政領導干部任免,優化教育集團領導體制,11個教育集團總校全面實行書記、校長分設,其余單設學校實現“一肩挑”,打造出一支“結構優、能力強、干勁足”的教育管理鐵軍。

深化融合創新,激活教育發展“新引擎”

黨建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提升育人質量的關鍵。工委堅持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四同步”機制,推動二者從“物理疊加”邁向“化學反應”。以“五好”學校建設為抓手,工委實施“黨建領航、師資賦能、管理提質、文化潤校、安全護航”五大行動,組織55所城鄉學校結成幫扶對子,通過“送課下鄉”“管理互鑒”等方式,助力鄉村學校提升辦學水平。右江區第六初級中學將書法教育融入日常教學,百色市第一小學打造紅色教育陣地,龍川鎮中心小學構建“勞動育人”生態鏈,一批特色品牌學校脫穎而出。

在課程改革領域,工委創新推行“黨建+課程”“黨建+教研”模式,開發《紅色文化進課堂》校本課程,組織黨員骨干教師成立120余個教研小組,常態化開展課題攻關。僅2025年,全區教師在各級優質課比賽中斬獲國家級獎項6項、自治區級86項,新立項自治區級課題12項,教學成果轉化率顯著提升。

為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工委構建“一核三帶五育”黨建品牌體系,重點打造龍景二小“靈慧篤行”、迎龍三小“紅匠領航”等3個黨建示范點。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方式,帶動23所學校優化黨建工作方法,形成“一校一品、百花齊放”的黨建工作格局。

踐行教育為民,書寫民生答卷“暖心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委以“教育為民”為初心,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組織開展“爭當潮先鋒、爭做好老師”主題實踐活動,構建“線上+線下+實踐”培養體系,全年開展思政培訓、師德講座等60余場,推動黨員教師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雙提升。

為規范教育管理秩序,工委以“吃-穿-學”為切口推進基礎教育治理,清退違規教輔費用153.26萬元,規范44所學校校服採購流程,查處違規學科培訓機構20家,退還家長費用20.11萬元,持續鞏固“雙減”成果。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護學崗”問題,工委迅速整改,優化組織模式,明確家長自願參與原則,切實減輕家長負擔。

在志願服務領域,“紅城教師志願服務隊”開展“名師進社區”“暑期公益課堂”等活動130余場次,為2000余名留守兒童提供“一對一”幫扶。2025年秋季學期開學首日,全區6.5萬名師生同上“開學第一課”,通過紅色教育、安全教育等課程,厚植學生家國情懷。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右江區委教育工委將繼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在建設“優教強區”的征程中砥礪前行,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右江力量。正如工委負責人所言:“我們將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讓黨的旗幟在教育戰線高高飄揚,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黃海玲、李建俊、梁卓豪)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