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供電、快充無憂!來賓紅水河服務區“光儲充”打造高速綠色驛站

“以前開新能源車跑高速,要麼怕晒著等充電,要麼擔心續航不夠,現在這光伏棚下又涼快又快充,20多分鐘就能補滿電,太省心了!”9月11日,G72泉南高速來賓紅水河服務區,從柳州自駕前往廣州的車主陳先生,看著愛車在光伏棚下的充電樁旁快速補能,忍不住向記者分享體驗。
當天,記者參與廣西人大舉辦的2025年廣西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探訪來賓紅水河服務區“光儲充”能源一體化項目,該項目正以“光能轉電能、儲能調供需、快充解焦慮”的運營模式,為過往司乘提供綠色出行服務,也成為廣西交通領域踐行“雙碳”戰略的具體實踐。
來賓紅水河服務區“光儲充”能源一體化項目。廣西交投供圖
光伏棚:既是“發電站”也是“遮陽傘”
走進紅水河服務區,160畝的園區內,覆蓋停車場的藍色光伏棚格外顯眼。“這些光伏板可不是簡單的遮陽設施,整個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2969兆瓦,還配套了2套215千瓦的儲能系統。”廣西交通實業有限公司柳州區域服務區管理中心副主任楊淨介紹,項目自2023年9月投營至今,已累計發電237萬千瓦時。
光伏棚的“雙重價值”在日常運營中持續顯現:正午時分,棚下溫度比露天區域低5-8℃,司乘等待充電時不用忍受日晒雨淋﹔所發電力還能直接供給服務區。數據顯示,2025年1-8月,該項目發電量達79.8萬千瓦時,其中48.86萬千瓦時供服務區內部使用,使用率約64%,同比增長13%,為服務區超市、加油站等設施提供了約35%的綠色能源。“相當於用陽光‘點亮’服務區,既節約了傳統能源,又減少了碳排放。”楊淨說。
快充+換電:破解新能源車“續航焦慮”
除了光伏供電,服務區的補能設施還兼顧“速度”與“選擇”。記者在現場看到,服務區內設有16台充電樁共32根充電槍,其中6台單樁功率120千瓦、10台單樁功率180千瓦﹔同時配備2座換電站,形成“快充+換電”雙保障模式。
運營數據顯示,2025年1-8月,充電服務量再創新高:服務8532萬輛次,充電量194.88萬千瓦時,金額322.69萬元,同比增長58.36%。換電站自2023年1月投營后,累計換電4.82萬次。
榮譽加身:綠色創新獲行業認可
憑借在綠色能源應用領域的探索,紅水河服務區“光儲充”項目已先后斬獲多項行業榮譽:2024年11月,獲評中國公路學會“2024應用示范創新案例”、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2024高速公路運營裝備與技術創新應用案例”﹔2025年3月,再獲中國公路學會“2025高速公路服務區創新應用成果”,成為全國高速公路綠色運營的參考案例。
這一項目的實踐,也是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推進綠色交通建設的縮影。“我們依托高速公路資源優勢,在南寧、百色、玉林等8個地市布局128個高速公路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達27.66兆瓦,覆蓋47個收費站、73座隧道和8個服務區。”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2025年末,集團將完成50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全年發電量預計達1085.17萬度,可節約標准煤330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271噸、氮氧化物排放23.16噸、煙塵排放3.68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