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愛支教 “舞”動童心
——廣西幼師學子為留守兒童開啟藝術之門

![]() |
孩子們體驗制作非遺漆扇。廣西幼師供圖 |
為廣泛組織引領青年大學生投身鄉村和基層開展社會實踐,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舞蹈學院“藝鳴”文化志願服務團的15名師生,赴柳州市融安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活動期間,“關愛青少年·快樂伴成長”暑期愛心小課堂在融安長安鎮融康社區順利開課,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豐富多彩的暑期教育資源。
來自融康社區的36名青少年參加了本次愛心小課堂活動,針對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開設了音樂舞蹈、手工、朗誦、中國傳統文化、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防溺水教育等多種形式的公益課程。在手工課上,孩子們在志願者的耐心指導下,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鍛煉了動手能力﹔傳統文化課中,志願者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和互動,讓孩子們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舞蹈課上,志願者帶著孩子們跟著歡快的音樂節奏擺動身體,讓孩子們在跳躍、旋轉中感受舞蹈的魅力,整個課堂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課程最后一天,師生們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匯報演出,家長們應邀蒞臨現場。孩子們將活動中的所學的內容完整地展示在家長面前,跳舞動作熟練,歌聲嘹亮,精美地手工作品使家長們眼前一亮。通過這幾天豐富的課程,孩子們收獲了快樂和成長,不少家長們也對任課老師豎起大拇指,為他們的專業技藝和認真負責的態度點贊,紛紛表示希望未來能多舉辦這樣的愛心課堂,讓孩子們的假期變得更加有意義。“我覺得融安的小朋友活潑可愛,我主要負責教他們舞蹈,希望能用舞蹈給他們打開一扇不一樣的窗,要是有機會,還想帶他們看看更大的舞台。”團隊成員張麗紅同學說道。
團隊成員還利用課余時間赴當地的紅七軍戰長安紀念館參觀學習,紅七軍在戰斗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無畏強敵、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強大的理想信念。走進融安縣文史館,這裡設有融安往昔、柳北烽火、文化融安、魅力融安、融安縣檔案工作發展、光輝歷程、未來融安七個展區,通過圖文展示、實物展示、影像播放和現場還原等形式展現了融安縣變化發展的歷史。同學們真切感受融安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表示一定要努力為說好融安故事出一份力。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既激發了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又讓大學生們直觀體驗黨的創新理論在祖國大地的生動實踐,在“行走的思政課”中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隊員們紛紛表示,會繼續踐行志願服務精神,讓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繼續書寫報效祖國的新篇章。(黎靜豫、覃玲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