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

侯小濤:匠心筑夢,用初心使命書寫杏林師者擔當

2025年09月10日13:16 |
小字號

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海洋中藥學學科帶頭,廣西中醫藥大學教授、全國優秀教師侯小濤始終將服務國家需求、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作為自己的使命,用33年的堅守,求是創新,樂教愛生,書寫杏林師者擔當。

立德樹人守初心,教改先鋒擔使命

侯小濤教授始終堅守教學一線,用扎實學識言傳身教。為本科生主講《分析化學》《海洋中藥學》等4門核心課程,年均授課超300學時。“每一堂課都是與學生思維碰撞的舞台,容不得半點懈怠。”這是侯小濤教授常挂在嘴邊的話。為了讓抽象的化學理論變得生動易懂,她精心設計課件,將前沿科研成果融入教學案例,是廣西中醫藥大學最早開展網絡課程建設的教師之一。她注重以德育人,化身學生和青年教師的引路人。目前,她已培養出博士生、碩士生40余人,本科生超過2000人,畢業生已成為各地醫藥衛生、教學工作一線的骨干。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項目,主持的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中有超過30名學生是項目組成員,10余名學生成功獲批國家級和省級科研創新項目和創新創業項目。她還注重傳幫帶,其團隊骨干不僅在廣西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屢獲佳績,還成為了“自治區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主要成員。

開拓創新勇攻堅,海洋中藥填空白

2013年,侯小濤教授開始思考如何結合廣西區位優勢建設海洋中藥學學科。她帶領團隊成員考察北部灣沿海海洋中藥資源,走訪沿海中藥企業、調研民間用藥經驗。當時國內該領域研究幾乎空白,沒有現成教材,也缺乏專業師資。她歷時數年編寫出版《海洋中藥學》《海洋中藥化學》等12部著作,其中《海洋中藥學》成為全國高校該領域的首本教材,構建成海洋中藥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的課程教學體系。為擴大海洋中藥學的影響,侯小濤和團隊成員不辭辛勞奔波於各地高校進行跨區域的教學推廣,至今已指導廣西區內外7所高校開設了海洋中藥學課程,培養了大批復合型創新人才。作為中國東盟傳統藥物研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的主要組織者,她多次組織舉辦中國東盟傳統藥物學術研討會,邀請東盟國家專家來華交流,同時帶領團隊赴澳大利亞、泰國等地進行學術交流,並作為合作主編,與東盟7國專家合著編寫出版的《中國東盟傳統藥物志》獲國家政府出版獎提名獎。

“變廢為寶”勇創新,科研成果助發展

侯小濤教授堅持面向科技前沿開展科學研究,主持國家級項目10余項,省廳級科研項目40余項。侯小濤教授在調研中發現,廣西作為糖業大省,每年產生甘蔗葉廢棄物達數百萬噸,焚燒處理不僅造成空氣污染,還浪費了寶貴資源,隨即將研究方向聚焦於甘蔗葉藥用開發。這個在旁人看來“撿破爛”的研究,她卻深耕了十余年。經歷多次失敗,侯小濤教授團隊終於在甘蔗葉藥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次明確甘蔗葉多糖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制定第一個甘蔗葉瑤藥材標准﹔建立了第一條工業化甘蔗葉多糖生產線......截至目前,侯小濤教授團隊以甘蔗原生態糖和甘蔗葉多糖為原料開發健康食品、化妝品、抑菌產品、醫療器械等共計20余項,實現經濟效益超億元,將“廢葉”變為“金葉”,為糖業產業鏈延伸提供了“廣西方案”。

來源:廣西中醫藥大學

(責編:許藎文、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