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防城港市化妝品抽檢監管科普“三鏈融合”筑牢邊境“美麗防線”

今年以來,廣西防城港市市場監管局緊扣防城港沿邊沿海的地域特點,將邊境貿易集中、群眾消費活躍的化妝品經營場所,將兒童類、護膚類、祛斑美白類等高風險品類化妝品,以及城鄉結合部小商店、美容美發機構等領域列為重點抽檢對象,做到樣品種類、抽樣區域、抽樣場所三個“全覆蓋”,將抽檢、監管、科普深度融合開展化妝品抽檢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共抽檢化妝品135批次(自籌15批次),檢出不合格化妝品3批次並已立案查處,切實發揮監督抽檢利劍作用,進一步夯實邊境“美麗防線”的基礎。
執法人員在邊境地區開展化妝品抽檢工作
問需於民,讓工作更精准高效。組織基層執法人員,向邊境群眾發放調查問卷,圍繞“您是否關注化妝品監管相關信息”“您是否知曉化妝品真偽的查詢方式”“遇到質量問題后,您採取什麼了什麼措施”“您對化妝品監管工作,有什麼建議”等人民群眾關注高的化妝品消費問題開展調查,摸清群眾的關切和需求,為后續抽檢和監管工作提供精准依據,讓工作更加貼近民之所需,做到有的放矢。
抽檢與監管融合,提升工作效能。在抽檢環節,嚴格遵循《化妝品抽樣檢驗管理辦法》規定,詳細記錄樣品信息,保障抽檢過程透明可追溯。檢查環節與抽檢同步推進,執法人員對經營主體經營場所的化妝品進貨查驗記錄、產品標簽標識等進行細致檢查。對發現的台賬不全、標簽不規范等問題,責令經營者限期整改﹔對涉嫌違法的行為,立即啟動調查程序。對抽檢不合格的化妝品,第一時間啟動核查處置程序,迅速鎖定涉案產品的來源和流向,採取下架、召回等措施,防止不合格產品繼續流通。形成抽檢+檢查+處置閉環管理,提升監管效能。
執法與科普融合,構建良性格局。在抽檢中,執法人員發現部分邊境鄉鎮化妝品美容美發店受“貪小便宜”心理驅使,或是抱著“邊境監管鬆”的僥幸心態,購進非正規渠道的無中文標簽、無進貨憑証化妝品。這些產品不僅質量無法保証,還可能因成分不明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威脅。針對這一突出問題,執法人員通過法律法規+典型案例的宣傳等形式及時提醒教育,讓經營者充分了解合法合規經營的重要性,形成“監管引導+經營者自律”的良好監管格局。(覃博強)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