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共0條新聞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人民網嘉賓訪談,我是主持人郭振乾,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病創傷骨科、股骨頭壞死專科專家秦剛,來跟大家聊聊有關骨關節外科疾病的相關話題。秦教授你好!
秦剛: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好的,秦教授。首先想請您介紹一下,在您的日常工作當中,最常見的患者病例都有哪些呢?
秦剛:因為我們是四肢骨關節外科醫生,那日常接觸的無外乎就是四肢關節的退變、損傷、腫瘤、畸形、感染等。四肢關節退變最常見的就是膝關節退變引起的膝骨關節炎﹔如果是腫瘤一般就是轉移瘤的比較常見,原發的少一些。然后還有一個就是感染,比如說結核或者化膿性感染等等。畸形常見有膝關節內外翻畸形、足部的拇外翻畸形、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手鵝頸畸形、骨折后移位引起愈合畸形、尺神經損傷引起的爪形手畸形等,也包括一些先天發育的畸形等。還因為我們是廣西區內第一個成立的股骨頭壞死專科,股骨頭壞死也是我們常見的病例。
主持人:那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增加,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就被這個退行性膝關節疾病找上門了,那您能不能跟我們介紹一下這個疾病,同時常見的診療方案又有哪些呢?
秦剛:首先來說退行性膝關節疾病,又稱退行性膝骨關節炎,它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磨損退化,然后產生一系列的症狀,病人十分痛苦。
主持人:對於退行性膝關節疾病,有哪些常見的診療方法呢?
秦剛:我們要診斷一個病,首先是一個是症狀體征和影像學資料,症狀多數為膝關節腫脹、疼痛、行走困難、上樓下樓艱難、站著難蹲下、蹲著站不起來。症狀體征檢查完了以后,可能要相關的檢查,比如說X線、CT 、磁共振這一類的。
主持人:那對於這類的病例,我們醫院在治療方面採取了哪些技術或方法?
秦剛:我們現在採用的是中西醫結合的膝骨關節炎階梯治療。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如影像學表現、症狀體征)將膝骨關節炎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治療以緩解症狀、延緩病情進展、改善功能為目標。早期患者比較年輕、初次發作、病情比較輕,我們主要採用針灸、中藥燙熨、閃罐等獨具特色的中醫藥外治,然后八段錦、太極拳等中醫功法進行體重管理和股四頭肌核心肌群力量鍛煉,口服非甾體消炎鎮痛藥等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中期患者在早期治療的基礎上可佩戴關節支具、關節腔注射、微創的關節鏡手術、截骨術等。晚期患者膝關節軟骨磨損嚴重,關節畸形,功能喪失,一般採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整個治療全程,我們都辯証分型的予以患者中藥制劑口服,充分體現了中醫骨傷科的“內外兼治”治療原則。
主持人:最后呢,還想請您介紹一下,在您看來,當前四肢骨傷科領域主要有哪些挑戰呢?
秦剛:四肢骨傷科的挑戰既源於疾病本身的復雜性,如復雜骨折和創傷治療難度大,精准復位與固定不易,且康復困難﹔骨與關節感染尤其是耐藥菌感染,治療棘手﹔骨質疏鬆性骨折愈合慢、固定難、再骨折風險高﹔關節置換術后可能出現假體鬆動等並發症。也受制於技術轉化的滯后性(如活性假體、AI 輔助)及醫療資源的不均衡。未來需通過多學科協作、技術創新(如 3D 打印、生物材料)、政策支持(基層康復體系建設)及患者教育(依從性提升)的綜合施策,推動領域向精准化、微創化、個體化方向發展。
(責編:郭振乾、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