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市縣

德保縣榮華鄉48個陸基圓池養出“致富魚”

預計年收入200萬元,帶動10個村村集體經濟增收

2025年08月07日12:10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榮華鄉路基養魚基地。黎玉聰攝

榮華鄉路基養魚基地。黎玉聰攝

在桂西青山綠水間,德保縣榮華鄉黨委、政府以黨建為“引擎”,精准發力陸基養魚特色產業,趟出了一條“組織強、產業興、集體富、農民樂”的振興新路。

組織領航,筑牢產業根基

榮華鄉立足資源稟賦,前瞻性地將陸基養魚確立為戰略性主導產業。面對土地協調、資金整合等難題,成立專班,成功爭取整合鄉村振興銜接、民族發展等資金550萬元,為項目注入源頭活水。創新採用“村村合股”模式,打破地域藩籬,推動榮華鄉6個村與都安鄉4個村集體出資入股,聚沙成塔奠定規模化基礎。

構建“黨建+公司+能人+院所”四驅聯動模式。成立鄉級平台公司——德保縣保華投資有限公司市場化運營﹔選聘職業經理人負責管理,實施20%利潤分紅機制﹔積極對接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為高密度養殖保駕護航,鱸魚存活率高達90%以上。

先鋒下沉,激活內生動力

榮華鄉將組織優勢嵌入產業鏈條,創新設立黨員責任區,推行“黨員包保+全程服務”機制。針對水產養殖技術要求高、風險隱患多的特點,榮華鄉組建黨員技術專班,通過開展技術交流培訓會、排查隱患、解決基地清潔問題等方式提供精准服務。

基地負責人曹建對此深有感觸:“黨員手把手教我們科學養殖技術,現在鱸魚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預計年收入可達200萬元。”目前,基地內16.5萬尾鱸魚在圓形養殖池裡健康成長。

鏈式躍升,拓展綜合效益

該鄉以“全產業鏈”思維破局,推動產業向高附加值領域拓展。項目自2022年11月投產,已建成陸基圓池48個,投放鱸魚16.5萬尾、叉尾魚5萬尾,2024年銷售收入達79.5萬元,實現了從零到年銷23萬斤的飛躍。今年預計全面達產后年收入可達200萬元。依托廣西水科院的技術支撐,嚴格執行綠色健康養殖標准,如今,“榮華魚”品質已贏得市場口碑。

養護員投喂飼料。莫超驛攝

養護員投喂飼料。莫超驛攝

利益共享,繪就鄉村共富

陸基養魚項目核心在於構建緊密多元的聯農帶農機制。榮華鄉創新實施“7:2:1”利潤分配模式,即扣除魚苗、飼料、人工、電費等養殖成本后,所得項目利潤的70%歸參與投資入股的10個村,20%歸運營公司負責人,10%由運營公司根據養魚過程中貢獻率大小對相關技術員、工人等再分配,及用於公司日常開支。

基地運營直接創造就業崗位,優先吸納周邊脫貧戶。上茂村脫貧戶農黃文范在基地擔任養護員,月收入3000元。“以前種地辛苦一年掙不了幾千,如今收入穩穩當當,還能顧家,日子真有奔頭。”黃文范高興地說。

榮華鄉陸基養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深刻印証了“黨建做實是生產力、做強是競爭力、做細是凝聚力”。通過黨委政府定向領航、支部聚力攻堅、黨員下沉服務、機制創新賦能、鏈條延伸增值,榮華鄉成功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產業發展的澎湃動能,在青山綠水間譜寫出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莫超驛)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