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人民醫院在人工智能機器人輔助下順利救治高齡骨盆骨折患者

近日,柳州市人民醫院創傷骨科骨盆亞專業團隊聯合多學科協作,在人工智能機器人輔助下順利救治一名高齡骨盆骨折患者,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好評。
年近80歲的李先生,十余年裡一直保持著運動鍛煉的習慣,以此增強體質、抵御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侵擾。然而,在一次常規的運動鍛煉中,他不慎意外摔倒。家屬將他就近送醫檢查提示骨盆骨折后,又將其送到柳州市人民醫院創傷骨科。
遭受骨盆骨折的李先生因疼痛只能持續臥床,在本來就伴有肺部基礎疾病的情況下,其長期臥床可能會帶來墜積性肺炎、下肢靜脈血栓、褥瘡等並發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嚴重時甚至有生命危險。家屬十分緊張,希望他能快些康復,能夠下床活動。
“如何安全、快速地為這樣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這是擺在醫療團隊面前的首要問題,手術時間的長短與術后並發症的出現息息相關。柳州市人民醫院多學科聯合診療團隊經會診研究,在系統評估肺功能及圍術期風險后,給出個性化治療方案,讓患者能夠快速、有效、安全地接受治療。
手術現場,醫務人員使用機器人導航為患者植入內固定裝置。柳州市人民醫院供圖
經過周密的術前准備,在該院麻醉科團隊成功實施麻醉后,創傷骨科骨盆亞專業團隊利用機器人導航技術為患者進行骨盆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切口及手術創傷小,術中失血少,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疼痛明顯緩解即可坐起,術后第二天即可通過助行器輔助下地活動。
該院創傷骨科骨盆亞專業團隊與康復醫學科團隊每日對患者進行會診,與患者交流病情,指導術后注意事項,力爭讓骨折部位加快康復。目前,李先生已順利出院。
柳州市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舒文表示,人工智能機器人輔助微創技術使手術更加精准,它能夠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大大減少手術創傷及出血,適應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使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動。尤其是對於合並嚴重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復雜骨盆骨折患者,可有效降低手術風險、縮短手術時間、減少並發症、減輕經濟負擔,讓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復,從而回歸優質的生活。(歐人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