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一個邊境口岸的變與便

人民網記者 陳燕
2025年08月05日08:27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近日,烈日如炙,滾燙的陽光潑洒在中越邊境廣西愛店口岸的紅土地上。旅檢通道內,旅客拖著行囊匆匆而過,在邊檢民警利落的查驗中快速通關﹔車檢區域裡,貨車引擎轟鳴不息,滿載貨物的車流有序穿梭於國境線兩側。

這幅看似尋常的通關圖景下,涌動著蓬勃的發展活力——2025年1月至7月30日,愛店口岸累計延時通關超660小時,驗放旅客33.9萬人次(同比增65.7%),查驗車輛8.7萬輛次(同比增164.7%),進出口貨物107.3萬噸(同比增127.96%),總貨值達603.17億元(同比增126%)。

一組組躍升的數據,既是口岸成長的鮮活注腳,更折射出愛店邊檢站以高效舉措暢通發展脈絡的堅實足跡。

旅客經旅檢通道快速通關。龐春妮攝

旅客經旅檢通道快速通關。龐春妮攝

口岸經濟亮眼 邊民互市見實效

當前,寧明縣正探索“邊民互市貿易+落地加工”模式,推動“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跨越。

“2025年1-6月,全縣邊民互市備案11282人,5.19萬人次參與貿易,帶動邊民收益約155.86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5.86萬元。”寧明縣口岸商務服務中心副主任付光翠介紹,當地已有15家落地加工企業,聚焦腰果、茶葉、凍海鮮等品類,上半年總產值6.57億元,提供500多個就業崗位,“讓邊民實實在在嘗到了開放的甜頭。”

近年來,寧明縣充分發揮愛店口岸的區位優勢,依托國家級憑祥產業園區寧明片區,持續落實國家邊境貿易創新發展和興邊富民工作部署,支持邊民合作社與落地加工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系,推進邊民互市進口商品落地加工,推動“通道經濟”向實體經濟轉型,促進落地加工產業健康發展。

載滿貨物的貨車經車檢通道快速通關。龐春妮攝

載滿貨物的貨車經車檢通道快速通關。龐春妮攝

通關效率升級 邊檢舉措助發展

“今年口岸出入境人員突破30萬人次,比去年提前了94天!”愛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副站長劉樹明解釋,這得益於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完成帶來的貿易便利化,疊加暑期客流高峰,水果、農產品通過“綠色通道”實現高效通關的優勢。

為應對增長,邊檢站推出多項舉措:推進車輛“快捷通”智慧查驗,與海關聯動優化調度,抽調機關民警支援貨檢,實現“隨到隨檢”﹔通關時間從每周5天每天8小時延長至每周7天每天10.5小時。“民警多辛苦點,企業就能更滿意。”劉樹明說。

談及下半年計劃,他表示將延續“機關支援”機制,升級智慧系統,加強與越方溝通,“這裡毗鄰南寧和越南海防市,上半年貨值已達603億元,‘智慧口岸’建成后,將更有力保障中國—東盟供應鏈穩定。”

“愛店口岸與越南峙馬口岸相鄰,日均驗放1600人次,單日峰值3300人次,年內8次破紀錄。”執勤一隊隊長韋武靈說,每月至少兩次“雙盲”演練是應急處置的“磨刀石”,“我們通過‘跨隊協同、跨崗互補、跨場聯動’機制,確保旅客通關不超25分鐘,審查不超30分鐘。”他坦言,最大挑戰是平衡安全與效率,“既要守牢國門,又要讓旅客快通,這倒逼我們練‘一專多能’,靠聯勤合作解決問題。”

帶動地方民生 未來規劃繪藍圖

“口岸火了,愛店鎮日子更有奔頭。”該鎮黨委副書記甘世官說,當地成立順暢搬運公司,以“黨組織+企業+邊民”模式帶動就業,今年已創收94.74萬元,發放工資86.13萬元,覆蓋1000多人次,村集體增收6.94萬元。

餐飲住宿等同步受益:13家賓館474個床位常滿房,餐飲店數量增30%﹔鎮裡投入62萬改造農貿市場,建成那逢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今年接待游客2.3萬人次。

為應對管理壓力,當地積極發動黨員與護邊員開展聯巡聯防,今年已累計巡邏3000多人次﹔同時安裝了383盞太陽能路燈,並打造微菜園、微花園、微果園、微公園等“四微”項目美化鎮容,全力保障路面潔淨、車輛有序、攤販規范。

未來,愛店鎮將推進那呼通道智慧口岸征地、建設進出口加工區和G219項目,完善交通物流網絡,讓口岸優勢更充分釋放。

從邊檢窗口望去,愛店口岸的開放開發正加速推進。數據增長的背后,是政策紅利、服務升級,更是邊境地區的蓬勃活力。隨著規劃落地,這片熱土將在興邊富民的道路上書寫更多精彩。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