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

向海圖強育匠才 產教深融筑高地

——北海職業學院以專業建設激活區域發展新動能

2025年07月15日14:31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從傳統專業調整到新興專業布局,從工學一體化教學到崗課賽証融通育人,北海職業學院始終錨定“專業建在產業鏈上”的目標,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發展需要適配。“十四五”以來,學校緊扣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脈搏,以產教融合為主線,通過動態調整專業布局、打造特色專業集群、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構建起與區域經濟共生共榮的現代專業體系,成為服務廣西向海經濟發展的“人才引擎”。

專業布局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

“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麼樣的學生。”這是北海職業學院專業建設的“指南針”。學校組建“企業調研團”,深入中國電子北海產業園、鐵山港區臨海工業園區等重點園區,調研走訪園區龍頭企業,建立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的“實時預警機制”,統籌規劃、精准推進專業“增、撤、停”。

前瞻布局新專業。學校瞄准人工智能、無人機、融媒體、嬰幼兒托育等新業態,新增12個前沿專業(方向)。其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對接北海電子信息產業升級需求,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融入北部灣海洋經濟產業鏈,成為地方食品安全檢測人才的“孵化器”。

果斷優化舊結構。在控制專業總體規模的基礎上,對市場需求飽和的傳統專業實施調整,撤銷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停招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等2個專業,淘汰室內藝術設計(軟裝設計)等3個專業方向,推進現有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逐步提升專業結構與北海“電子信息、臨港新材料、綠色化工、濱海旅游”四大產業集群契合。

六大專業群支撐區域產業發展

走進北海職業學院“元宇宙智慧向海電子信息產業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學生正通過VR設備模擬漁港管理平台操作——這是學校“臨港專業集群”的教學場景。依托北海區位優勢,學校打造專業特色,構建起港口機械、電子信息、濱海旅游、財經商貿、文化創意、教育康養六大特色專業集群,形成服務產業鏈的人才“蓄水池”和產業升級“助推器”。

電子信息專業集群聯合北海工業園區重點電子企業開發“嵌入式系統應用”“SMT工藝與設備編程”課程。港口機械專業集群立足北部灣經濟區港口優勢,依托自治區級“港口機械智能控制新能源汽車技術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養適應現代港口智能化與數字化發展需要、服務智慧港口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畢業生深受北海臨港企業、現代裝備制造企業青睞。濱海旅游專業集群以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為核心專業,整合旅游管理、國際郵輪乘務管理等專業,對接北海市旅游文體局,與北海系列五星級酒店、廣西北部灣郵輪碼頭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建實訓基地,每年培養文旅人才超400人,服務北海全域旅游發展。學生榮獲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化學實驗技術”賽項銅獎,實現學校在職業院校國家級賽事獎牌零的突破。財經商貿、文化創意、教育康養等專業集群,緊密對接北部灣經濟區港口物流、跨境電商、文旅康養等產業,每年為區域產業發展輸送技術技能人才超2000人。集群化發展讓學校從“單點服務”升級為“系統賦能”。

改革創新鍛造高素質“北職工匠”

“課堂即車間,作業即產品。”在北海職業學院,“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讓人才培養質效雙升。

“崗課賽証”融通育人。以“1+X”証書制度為切入點,推行“崗課賽証”綜合育人,融通崗位標准、課程標准、技能競賽標准和証書標准,服務地方和行業發展需求。實施“1+X”証書制度試點33個,覆蓋全校50%的專業,累計培訓人數2738人,學生考証通過率達92%以上。

以賽促教淬煉技能。組建“教師骨干+企業專家”指導團隊,學生獲省級以上技能競賽獎項451項,其中國賽38項、區賽一等獎33項,實現從“賽場精英”到“企業骨干”的無縫銜接。

數字資源賦能教學。打造“超星泛雅”在線教學平台,上線課程7101門,資源總量14.2萬個﹔建成“人物形象設計”自治區級專業教學資源庫,訪問量超154萬次﹔獲批“傳感器應用技術”“橋門式起重機技能操作”等面向東盟國際化職業教育資源,服務“一帶一路”職教合作。

校企協同革新教材。聯合行業龍頭企業開發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16部,其中《創意構成》《JavaScript基礎與實例教程》入選首批“十四五”自治區職業教育規劃教材。教材內容實時對接企業新技術,讓學生“學的就是用的”。

“專業強則學校強,人才興則產業興。”北海職業學院負責人表示,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培養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貢獻“北職力量”。(羅思思、陳治坤)

(責編:許藎文、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