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160項硬核成果推動銷售額3年新增4200億元

廣西科技創新展現蓬勃發展態勢

2025年07月06日09:58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從生物醫藥到高端制造,廣西科技成果正以多元應用書寫發展新篇章。7月4日,2025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南寧召開,會議表彰了2024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獲獎組織、人員。2024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160項,涵蓋基礎研究、技術突破、產業創新等多個領域,展現了廣西在科技創新領域的蓬勃發展態勢。

  從鄉村走出的科研赤子:趙永祥的創新之路

  廣西醫科大學趙永祥教授獲得2024年度廣西最高科學技術獎。其在腫瘤生物靶向診治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引發廣泛關注。

  在大會現場,趙永祥教授作為獲獎代表發言,講述了他從農村學子到科研領軍者的奮斗歷程。2009年,他毅然放棄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優越條件,奔赴廣西投身科研事業。面對旁人的不解,他堅定表示:“科學無疆界,祖國需要的地方,就是我心之所向。”

  扎根廣西十余載,趙永祥帶領團隊克服了實驗室設備短缺、研究資源有限等困難,在腫瘤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他們成功構建國際首個基因編輯的原發性肝癌猴模型,並研發出全球首款可靜脈注射的超敏溶瘤病毒,開創了全身廣譜抗癌的新篇章。該成果同時登上國際頂級期刊,標志著廣西科研團隊在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

  “真正的榮耀,不在獎項或掌聲,而在看到患者病情好轉,重新燃起希望的那一刻。”趙永祥的話道出了科研工作者的初心。在廣西這些年,他深深體會到,隻有把科技成果寫在老百姓的健康上,刻在患者的笑容裡,融在生命的希望中,才是最踏實、最真切、最溫暖的幸福。

  青年人才崛起:企業與科研機構協同創新

  青年科技工作者是科研隊伍的新生力量,更是企業創新突破的生力軍與引擎。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王鬆林、柳州歐維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鄒易清獲得2024年度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王鬆林長期從事工程機械傳動系統基礎研究及重大技術攻關,2021—2023年主持研發的新產品累計銷售收入2億元。鄒易清近十年堅持探索預應力技術國際前沿,創新研發預應力新技術和新產品,創新成果推廣應用至中國天眼、平南三橋等國內外100多個重大工程。

  值得關注的是,企業已成為廣西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廣西機械工業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糧崇左糖業有限公司、桂林君泰福電氣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度企業科技創新獎。其中,中糧崇左糖業有限公司的“一種注射級蔗糖、制備方法及其用途”發明專利於日前榮獲廣西專利獎一等獎。該專利是我國第一個注射級蔗糖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內生產注射級蔗糖的空白。

  在2024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160項獲獎成果中,企業參與完成106項,佔比達66.3%,其中企業牽頭完成46項。這些成果不僅推動了產業升級,更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近3年新增銷售額4203.0億元,實現利潤698.2億元,創收外匯11.6億美元,節支總額163.4億元。數據背后,是廣西企業從“技術跟隨者”向“創新策源地”的華麗轉身。

  政策驅動:打造面向東盟的科技創新高地

  近年來,廣西先后出台《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廣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廣西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等政策,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力度,並積極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科技合作平台。廣西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便是這一戰略的生動實踐,該區域已吸引多家國內外科研機構和企業入駐,成為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熱土。

  “讓科技改變命運,讓醫學溫暖人心。”趙永祥教授在發言中表達了科研團隊的共同願景。站在新的起點,廣西將繼續深耕科技創新,以“四個面向”為指引,推動更多原創成果惠及民生支撐經濟發展,為健康中國和壯美廣西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2025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不僅是對過去成果的總結,更是未來創新的起點。從頂尖科學家的執著追求到青年人才的蓬勃興起,從科研機構的基礎突破到企業的產業轉化,廣西正以全方位的科技創新姿態,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隨著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不斷深化,這片土地有望成為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科技創新樞紐,為區域乃至全球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記者林娟 通訊員黎霞)

(責編:龐冠華、陳麗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