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南寧“數智菜園”打開香港市場

2025年07月06日09:52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7月2日清晨,在南寧市青秀區劉圩鎮,晟發現代設施蔬菜基地的“數智菜園”裡,上萬棵番茄植株的“生命體征”被轉化成數據流,由中央決策系統進行大數據分析,自動配給每天所需養分。與此同時,680公裡外的香港九龍區,一家超市的生鮮主管正為即將上架的該基地品牌農產品騰出顯眼位置。

  這兩地聯動的新場景,源於半個月前晟發現代設施蔬菜基地順利通過海關部門審核,獲得“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及“出口食品原料種植場”備案資質認証。支撐這一場景的背后,是設施農業的“智慧革命”。

  記者在基地看到,46個生產大棚及相關配套設施裡,選育試種有黃瓜、辣椒、西紅柿、苦瓜等近40個品種蔬菜。不同於傳統菜園的勞作圖景,大棚裡裝配的精密傳感器組成“天空之眼”,自動灌溉系統織成“地脈血管”,中央決策平台高速演算著株苗的生長趨勢。

  據介紹,出口農產品是市場公認的品質名片,不僅要通過種植環境、疫病防控、質量追溯等數10項國家級標准檢驗,還要求種植規程、農殘檢測、安全管理等方面達到海關部門的條件。

  今年,該基地依托國內農業高校、農研院所,吸收專業技術人員的種植經驗,研發“青秀智農智慧農業”管理平台,通過作物種植模型數據,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科學指導,解決農戶依賴經驗種植帶來的風險,助農提產增收。

  “數據成了新農資!”在大屏幕前,該基地技術推廣員李冰冰向前來觀摩的各鄉鎮農戶代表介紹中央決策平台的實力——用水量降低10%、巡園效率提高33%、蔬菜畝均產量提高5%,通過AI輔助功能,還能提高病虫害識別率和施肥精准度,實現“藥肥雙減”。

  目前,該基地已升級了56套土壤傳感改造服務、4套虫情測報服務、66套AI監控服務、5套卷帘控制改造、6套水肥一體化系統改造,同時配備智慧種植大模型平台和農業智能體各1套。

  科技之力帶來的成果實實在在。“以前憑感覺,現在看數據,兩個人就能輕鬆管理一個8畝的大棚。”劉圩鎮農戶黃翠林說,她在基地裡從原來的“土專家”變成了AI管家。

  當新鮮的南寧蔬菜通過深圳口岸奔向香港市場時,青秀區的“人工智能+設施農業”藍圖正加快鋪展。“香港作為國際消費市場,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廣西南寧晟發設施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斌表示,公司將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渠道商的合作,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安全、新鮮的優質南寧農產品。(記者陳可夫 通訊員黃茜)

(責編:龐冠華、陳麗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