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大地涌動科技潮
——廣西奏響“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強音

矢志創新發展,建設科技強國!5月30日,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如約而至。在八桂大地,一場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科技盛宴火熱上演。廣西各級科協組織聯動發力,精心打造“五個一”系列活動,禮贊科技工作者,點燃創新激情,為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注入“硬核”動能。
一紙書信,點燃赤子情懷
5月29日,廣西科技館主會場內,一封飽含深情與期待的《致全區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首次以自治區黨委、政府名義響亮宣讀,並於次日登上《廣西日報》頭版。信中對全區科技工作者在推進創新型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給予高度贊譽,稱贊其為壯美廣西建設提供了“硬核”支撐。
信中發出有力號召:堅持“四個面向”,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堅守科技報國初心,砥礪科技強國使命。這份肯定與關懷,如暖流般涌向八桂科技工作者心頭,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創新熱情和報國情懷。
一束光芒,閃耀科學前沿
廣西科技館作為主會場,是點燃全區科技熱情的“核心引擎”。這裡同步開放的“解碼AI 擁抱未來——人工智能科普展”和2025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矢志創新發展建設科技強國”主題活動展區,成為公眾對話前沿科技的“第一現場”。
“解碼AI”展通過互動裝置、模型演示與場景體驗,生動揭示AI技術原理與應用前景,讓未來觸手可及。主題展區則全景式呈現了廣西在新能源、現代農業、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創新突破與科技工作者的奮斗足跡。主場的“熱度”迅速輻射全區。南寧市科技館“太空中最亮的星”中國航天精神主題展覽引發觀展熱潮,5月累計接待觀眾超7萬人次,創下該館專題展覽新紀錄。
一項榮譽,致敬創新先鋒
5月29日的重頭戲——第四屆廣西創新爭先獎、廣西卓越工程師獎頒獎儀式將主會場氣氛推向高潮。
“這份榮譽是對我和團隊幾十年工作的認可,”獲獎代表吳湘檸激動地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人工智能與智能機械領域,為廣西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科技力量。”另一位獲獎者房文霞道出科研真諦:“科研不應囿於實驗室,更要走進田間地頭、百姓生活,解決實際問題。”
一片赤誠,聯動八桂
今年的科技工作者日活動真正實現了區市縣三級聯動、遍地開花。南寧市精心打造“雙線融合”科學家精神傳播矩陣。線下航天展與宣講火熱,線上“最美科技工作者”動態展、“科學家精神”專欄廣受關注。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創新融合“非遺+科技”,通過VR虛擬實驗室賦能傳統油茶文化。
據不完全統計,活動期間全區各級科協組織開展重點活動超810場次。其中,弘揚科學家精神宣講近350場,科技志願服務超300場,宣傳優秀科技工作者300余人次,走訪慰問科技工作者400余名。
一股新銳,托舉未來
科技的未來在青年。廣西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首批精准遴選出223名托舉對象。該項目以2年為周期給予5萬元資助,助力潛力科技青年在創造力黃金期潛心研究、勇攀高峰,為廣西科技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青”動能。
活動期間,全區科技志願服務活動深入社區、鄉村、學校、企業,惠及群眾近20萬人次。從農技推廣到健康科普,從應急知識普及到助力產業升級,科技工作者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科技為民的初心使命。(雷琦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