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紅”托起產業“綠”
——廣西田東縣黨建引領產業發展觀察

在田東縣這片紅色熱土上,黨建引領如春風化雨滋潤產業沃土。全縣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在農業產業種管收全鏈條擔當作為,以轉作風、解難題、促發展的務實行動,讓“黨建紅”托起“產業綠”成為鄉村振興的鮮活實踐。2024年,田東縣先后獲得自治區級自然資源政策助力鄉村振興首批先行推進縣、“五好兩宜”和美鄉村試點試驗縣、夏糧(早稻)豐收貢獻突出市縣通報表揚等榮譽,再次上榜中國西部百強縣。
支部領航:在產業升級中筑牢發展根基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基層黨組織的統籌謀劃是產業發展的“定盤星”。近年來,田東縣創新建立香芒、香米、蔬菜、糖料蔗、香油“5個十萬畝”種植業、畜禽和漁業2個養殖業、1個林木業的“5+2+1”的涉農全產業鏈組織體系,通過將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實現從分散經營到規模發展的跨越。
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林逢鎮公靖村村民立足富硒土壤與溫差優勢,推動芒果種植面積擴展至1.3萬畝,建成自治區級綠色食品站,年產值突破6000萬元。此外,還通過組建黨員技術攻堅隊,推廣“三期四控”管理體系,在4000畝核心區實施數字化改造,實現畝均節水30%、農藥使用減少20%。這種“支部定方向、黨員帶路徑”的模式,讓芒果產業從“零散種植”升級為全鏈條發展的“致富支柱”。
為了持續釋放組織引領效能,田東縣建立“支部搭橋,村企互惠”共建機制,鼓勵支持經濟實力優、品牌叫得響、社會責任感強的龍頭果商、電商企業與村(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以組織聯建為紐帶,整合各方資源,抱團式推動芒果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全縣芒果種植達34萬畝,覆蓋全縣10個鄉鎮108個行政村,預計今年總產量突破39萬噸,帶動1.5萬戶農戶實現戶均年純收入超2.1萬元。
黨員示范:在攻堅克難中彰顯先鋒本色
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是破解產業瓶頸的“金鑰匙”。為培育和發揮鄉村振興生力軍作用,田東縣推行“黨員先試先行”機制,讓技術攻關與市場開拓有了“主心骨”。同時,建立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村“兩委”干部與產業項目的結對聯系機制,定期了解產業運行情況,先后幫助扶持項目解決道路、水電、用工和銷售等各類問題,還組織農業、商務、稅務、人社、科技等縣鄉相關部門及時為產業發展提供針對性指導和服務130余場次,助力香芒、香米、蔬菜、糖料蔗等產業持續擴大規模。
此外,田東縣通過創新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的有效載體,通過黨組織統籌協調、技術幫扶、整合資源、信息共享的方式,全面發揮黨員在推動我縣涉農全產業鏈中的先鋒帶頭作用。那拔鎮六柳村黨支部面對村民疑慮,由12名黨員組成“先鋒種植隊”試種聖女果,首年畝均收益達1.3萬元,帶動全村種植面積擴至400畝,2025年預計總產值突破700萬元。為解決技術壁壘,還創新開設“黨員技術夜校”,16名黨員“土專家”用壯語方言授課62期,培訓超1200人次,並組建“田間補課隊”上門指導。在黨員骨干帶動下,“小聖女果”蛻變為村民增收的“紅寶石”,繪就黨建引領產業富民的生動圖景。
在黨員示范帶動下,今年第二季度,預計水果產量完成14.19萬噸,增長4.5%﹔蔬菜產量完成39.04萬噸,增長4.7%﹔生豬出欄完成16萬頭,增長6.8%﹔家禽出欄完成437.23萬羽,增長6.2%﹔禽蛋產量完成1.82萬噸,增長38.81%﹔牛奶產量完成0.66萬噸,增長40.68%﹔肉牛出欄完成0.7萬頭,增長1%﹔肉羊出欄累計完成2.91萬隻,增長1.1%。
黨群聯動:在服務落地中凝聚共富合力
黨建與民生的深度融合是產業升級的“助推器”。田東縣積極推動涉農全產業鏈黨組織聯建共建,通過“主題黨日+”“一線工作法”等機制,讓黨員服務下沉到產業最前沿,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服務群眾的本領。
眼下,田東縣正呈現出一幅幅黨群齊心共赴鄉村振興的生動畫面——江城鎮組建“黨員助農先鋒隊”,開展技術幫扶20余次,黨員骨干深入田間指導100余場,在春耕、疏果、採摘等關鍵節點解決農戶勞力短缺難題﹔祥周鎮推行“一線工作法”,黨員干部頂著36℃高溫協調解決隴造村用水糾紛,僅用6個月建成布兵片區飲水工程,解決8個村1.2萬人飲水難題﹔在服務企業中,20名黨員幫侖圩村蔬菜基地搶收1.4噸,推動9個優質項目落地,帶動超1000人就業……
一條“黨建鏈”,激活一片產業,帶富一方百姓,更連起黨心民心。如今,從芒果山丘到聖女果基地,田東縣168個村黨組織正以“紅色網格”串聯起產業發展的“綠色版圖”。在這裡,黨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田間地頭的技術課堂、村民賬本上的增收數字,更是黨員干部轉作風、解難題、促發展的生動實踐。(周章師、周月仙、李世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