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冷庫經濟釋放“熱效應”

八步區賀街鎮村集體經濟聯農帶農闖出致富路

2025年07月02日09:22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高速出口冷庫。李漢萍攝

高速出口冷庫。李漢萍攝

晨光熹微,暑氣未盛。近日,在廣西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西南村高速出口冷庫門前,一筐筐紅潤飽滿的三華李正被快速挑選,工人們揮汗如雨,與時間賽跑,隻為將這份“夏日甜蜜”鎖住鮮爽,疾馳送往千裡之外。

與此同時,賀街鎮西南村的種植戶趙笑蓮正在採摘新鮮的三華李。此刻,她心中篤定而安穩——這批三華李已被高速出口冷庫的廣西賀州賀振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提前預訂。“以前起早貪黑,就怕爛在地裡、壞在路上。現在摘下來直接送冷庫,當場點錢,心裡這塊石頭總算落了地。”趙笑蓮抹去額頭的汗水,臉上是舒展的笑意。

趙笑蓮點贊的冷庫,正是賀街鎮著力構建農產品冷鏈倉儲體系的關鍵一環。這座由西南村集體經濟運營的1000噸現代化冷庫,有效破解了當地農產品保鮮瓶頸,成為助農增收的重要支點。

種植戶在採摘新鮮的三華李。譚小榮攝

種植戶在採摘新鮮的三華李。譚小榮攝

工人將分揀好的三華李按斤分裝打包。譚小榮攝

工人將分揀好的三華李按斤分裝打包。譚小榮攝

近年來,針對特色果蔬集中上市易導致價格波動的難題,八步區整合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及村集體自籌,在賀街鎮科學布局冷鏈節點。冷庫創新採用“村集體建設運營+新型經營主體領辦”模式,遴選本土懂經營、有資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權負責運營,成功構建“冷庫+多元主體”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為農產品錯峰上市、價格托底、產業鏈延伸提供了堅實平台支撐。

運營中,村集體以優惠價格將冷庫租賃給“經濟能人”,租金收益化為村集體經濟“活水”,並通過分紅機制直接惠及入股村,反哺鄉村建設與民生福祉。2024年,冷庫已回購合作社社員水稻330噸、香芋300噸、馬蹄120噸,經預冷保鮮延長貨架期后,日均2趟冷鏈專車直供粵港澳大灣區市場。該鎮27個村(社區)從集體經濟收入中提取公積公益金達132.29萬元。

“我們公司與村集體經濟合作建設了高速路出口冷庫,並自己投資建設了利民冷庫,去年兩個冷庫儲存有生姜5000噸,今年4月以來,冷庫平均每天發出20噸銷往粵港澳大灣區,現在大肉姜的價格在每公斤6元左右,小黃姜的價格在每公斤7元左右,今年公司預計年產值能達到3000萬元。”廣西賀州賀振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啟賢說。生姜地窖儲存損耗率約30%,冷庫儲存則顯著降至5%左右,有效延長保鮮期,使農戶能根據市場行情靈活安排銷售,實現收益最大化。

工人在挑選生姜。譚小榮攝

工人在挑選生姜。譚小榮攝

挑選好即將發貨的生姜。譚小榮攝

挑選好即將發貨的生姜。譚小榮攝

冷庫還直接帶動了本地就業,在採收、分揀、包裝等環節吸納50余名村民,人均月增收約3000元,實現“家門口就業”。同時,冷庫以遠低於市場價的費用,特別為零散種植戶提供短期代儲服務,助其靈活擇機銷售、有效規避低價期,破解了“豐收愁賣”的難題。

冷庫的“蓄水池”效應顯著提升了農產品議價能力。賀街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陳水平介紹,自冷庫投用以來,該鎮特色蔬菜因保鮮期延長,整體銷售均價提升約10 %,初步統計累計助農增收超300萬元。小小冷庫,不僅鎖住了淮山、香芋、三華李等“賀街味道”的新鮮度,更在延長產業鏈條中持續釋放聯農帶農的強勁動能。

“冷庫只是起點。”賀街鎮冷庫分管負責人歐興樹展望道,“下一步我們將深化冷鏈體系,探索分揀、包裝、初加工等配套服務,讓村集體經濟紐帶更緊密,讓更多鄉親在產業鏈上分享增值收益。”

從“豐收愁賣”到“錯峰生金”,賀街鎮村集體經濟冷庫生動詮釋了聯農帶農機制的蓬勃生命力。當現代冷鏈設施嵌入鄉土,村集體經濟的壯大與農民增收致富的夢想,正沿著同一條產業鏈加速融合,共同譜寫鄉村振興的八步新篇。(譚小榮 徐燕銘 李漢萍)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