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盤子”又上新!江南區蘇圩鎮火龍果甜蜜上市

濃濃夏意中,南寧市江南區蘇圩鎮的火龍果迎來了豐收季。在保衛村火龍果種植基地裡,果農們忙碌的身影穿梭田間,有條不紊地進行火龍果採摘。翠綠而粗壯的火龍果植株排行成列,成熟的火龍果壓彎了枝條,猶如一盞盞紅燈籠,烘托出豐收的喜悅氛圍。
果農們在田間忙碌
“今年光照充足,雨水適中,我們的火龍果不僅產量高,品質也非常好。果肉飽滿多汁,甜度比往年還要高一些。目前收購價在1-1.2元/斤左右。”保衛村火龍果種植基地負責人莫異昌介紹。2017年以來,保衛村依托利用第一書記駐村幫扶經費投資10萬元建設火龍果種植基地10畝,為村級集體經濟開拓了增收新渠道。多年來,基地不斷總結種植經驗、引進先進技術和優質種苗,逐漸將火龍果的“甜蜜產業”發展壯大。如今,保衛村火龍果種植基地規模已擴大至70畝,帶動周邊群眾種植火龍果400余畝。從10畝“試驗田”到400余畝的“甜蜜園”,保衛村的火龍果產業見証著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工人有序將火龍果打包
鎮寧村火龍果種植示范園裡也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摘果、運果、洗果、包裝……為了將最新鮮的火龍果以最快速度運往市場,工人們在各自崗位鉚足了干勁,自動化選果機也“馬力全開”。“這是今年第一批果,這兩天預計要採摘20萬斤。”基地負責人梁大哥的語氣中透出對今年收成的滿意。
火龍果長勢喜人
不僅如此,鎮寧村900畝火龍果種植基地裡還藏著致富增效的“巧思”——在排列整齊的火龍果行間和壟邊,隻見水果木瓜樹高低錯落地生長著。基地創新探索“火龍果套種木瓜”的復合種植模式,在保障火龍果主體生產的同時,充分利用土地空間和光熱資源,不僅通過植物間的生態互補改善土壤肥力,更能額外帶來木瓜的收益。目前,鎮寧村火龍果基地已推廣火龍果套種木瓜面積約50畝,成為當地以創新模式提升火龍果產業效益的新樣板。
從單一種植到復合種植,蘇圩鎮不斷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徑,在致富“領頭雁”、種植能手等能人帶動下,目前全鎮火龍果種植面積達2770畝。火龍果產業成了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引擎,“小紅果”真正成為“致富果”。
下一步,蘇圩鎮將繼續立足本土優勢資源,深入挖掘“土特產”潛力,不斷完善特色農業產業鏈條,讓產業發展基礎更穩,讓村民生活越過越甜。(張海玲)
來源:江南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