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溶江鎮:“靈渠夜話”聚民智 群策群力促發展

2025年06月23日09:56 |
小字號

近年來,興安縣溶江鎮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以“靈渠夜話”活動為載體,不斷暢通民情民意直達渠道,有效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廣搭平台聚民智,構建民主議事“連心橋”。創新構建“1+N”多元協同體系,以“靈渠夜話”活動為核心載體,統籌聚合多方力量。秉持“群眾在哪裡,民主就延伸到哪裡”理念,將議事場所從傳統會議室拓展到村頭巷尾、文化廣場等群眾聚集地,打造“家門口”的民主議事平台。積極整合黨員干部、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力量,組建“靈渠夜話”志願服務隊,利用晚間閑暇時段,通過“拉家常”“嘮嘮嗑”的方式,與群眾話家長裡短、議村級發展、謀鄉村振興。目前全鎮18個村(社區)打造“家門口”的民主議事平台50余個,開展“靈渠夜話”活動40余場、覆蓋群眾1100余人。通過“靈渠夜話”活動,累計收集“兩個保護”專項立法建議7條,對《桂林市禁止亂挖濫採砂石土資源若干規定(草案)》修改意見建議5條。

創新機制激活力,繪就多元共治“同心圓”。積極探索“靈渠夜話”運行新機制,創新實施“群眾點單、組織派單、部門接單、群眾評單”四單貫通閉環機制,共收集涉及道路硬化、路燈安裝、環境整治等意見建議46條,形成“派單”任務46項,相關部門依法“接單”46項,辦結率達95.65%。針對千家村委包家村灌溉溝渠毀壞問題,鎮黨委在深入實地調研了解情況后,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經過持續跟進和督促,新建1條1.19公裡的灌溉溝渠,惠及群眾150余人。針對紅白事大操大辦現象,蓮塘村通過夜話議事,將移風易俗要求寫入《村規民約》,黨員干部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理念,2024年蓮塘村成為全區移風易俗試點村,樹立了鄉村文明樣板。

深化成果促發展,繪就產業興旺“新圖景”。圍繞葡萄產業鏈升級、農文旅融合等方面,“靈渠夜話”成為破解產業難題的“助推器”。截至目前,累計採納群眾產業發展意見建議23條,推動解決農產品儲存運輸、經營主體帶動不夠、科技支撐能力不強等問題10余個。積極推廣“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構建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帶動”、群眾“參與”、政策“幫扶”的產業發展模式,持續推進葡萄、草莓、百香果、脆蜜金桔等特色產業發展。2024年,興安縣葡萄協會落戶溶江,建成桂林市首個農旅結合公園——興安縣靈渠葡萄公園(南園),全鎮葡萄種植面積達8萬畝,產值高達16億元,打造脆蜜金桔種植示范區500余畝,百香果產業核心示范區2600余畝,實現產業發展與群眾增收良性互動。

如今,興安縣溶江鎮以“靈渠夜話”為紐帶,讓群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從“被動聽”轉為“主動議”,在共商共議中凝聚發展合力,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落地生根。星光閃爍下,鄉村的夜晚因“靈渠夜話”變得更顯溫暖,更富希望。(李慧敏)

來源:興安縣溶江鎮人民政府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