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上林縣巷賢鎮人大:

以民聲為墨、實干為筆,書寫“銀齡”幸福新圖景

2025年06月20日16:59 |
小字號

“食堂的飯菜軟乎又合口味,還能和老姐妹們嘮嘮嗑!”近日,在上林縣巷賢鎮高賢社區磨庄幸福食堂,86歲的黃奶奶端著午餐笑得格外開心。養老助餐點的建成,讓像她這樣的獨居老人徹底告別了“吃飯難”問題。

近年來,如何農村讓留守、空巢老人安享晚年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課題。巷賢鎮人大以“民聲”為指引,以實干為路徑,構建起“傾聽-服務-監督”全鏈條履職體系,讓“銀齡幸福”看得見、摸得著。

聽民聲“破題”,找准養老服務“痛點”。巷賢鎮人大組織各級人大代表深入全鎮13個村(社區),走訪326戶60歲以上老年家庭。代表們用方言與老人“同坐一條凳”拉家常,傾聽老人心聲,記錄子女及照護者困難,累計收集“養老認証難”“就醫不便”等訴求127條。人大代表經系統梳理,將民情民意轉化為議案建議,在巷賢鎮第十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上,鎮人大代表梁肖穎提出《關於建立特殊群體上門服務機制,提升便民服務效能的意見建議》,為完善養老政策、提升服務供給提供“金點子”,讓“民聲”成為破解養老難題的“金鑰匙”,將群眾關注的農村養老問題轉為政府造福民生的新亮點。

優服務“解題”,打通為老服務“最后一公裡”。面對養老認証和高齡認証“數字鴻溝”,鎮人大聯合民政、醫保部門開通“銀齡服務直通車”,人大代表為行動不便老人提供“認証+宣傳+代繳”一站式上門服務,今年以來累計上門認証732人次。為解決老人吃飯難題,鎮人大聯合多部門,在磨庄宗祠飯堂基礎上改造建成“銀齡幸福食堂”,通過“政府補一點、村集體籌一點、老人掏一點”的籌資模式,70歲以上老人每天僅需自付2元,就能吃上熱乎飯菜。在解決老人就醫難方面,鎮人大聯合鎮衛生院開展“銀齡健康護航行動”,創新“家庭醫生簽約+代表監督”機制,每季度提供免費血壓血糖檢測、慢性病隨訪服務,目前已簽約10902人,今年累計開展16場免費體檢,篩查出163例慢性病,跟蹤治療率達100%。

強監督“答題”,筑牢養老服務“安全堤”。巷賢鎮人大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全方位保障養老服務落實。在養老認証工作中,建立“大數據比對+網格化排查”機制,對146名認証臨期及超期老人精准提醒督促,確保待遇領取無延誤。在特困人員關愛行動中,核查2000余件生活物資,嚴格監督物資發放流程,並推進219戶困難老人家庭的多功能護理床安裝、地板防滑處理及緊急呼叫裝置配備等適老化改造工程,建立“銀齡服務體驗官”制度,邀請老人參與適老化改造驗收,採納改造建議27條。針對養老機構與“幸福食堂”安全問題,人大代表聯合市監、消防等部門開展6次“雙隨機”檢查,整改消防通道堵塞、食品留樣不規范等5處隱患,實現食品安全與生活安全的雙重守護,提升老人的獲得感與安全感。

從“圍坐桌前”聽民聲到“跑遍村頭”送服務,從“高效監督”保落實到“銀齡共治”促提升,巷賢鎮人大以民聲為墨、實干為筆,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書寫“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幸福圖景,讓“夕陽紅”成為鄉村振興最溫暖的底色。(伍容)

來源:上林縣人大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