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破題,創新賦能
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賦能區域經濟發展

今年以來,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以下稱“中行廣西區分行”)立足廣西區域經濟特點,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謀篇布局,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務實行動,以改革破題,用創新賦能,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和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精准賦能產業升級、普惠金融和對外開放等,在改革大潮中破浪前行,以高位部署、細化任務、強化落實為筆,繪就一幅改革創新賦能發展的金融圖景。
科技賦能 激活產業升級“金鑰匙”
緊扣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時代脈搏,中行廣西區分行錨定戰略發展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引領,嚴守監管要求,向新而行,積極融入國家和地方發展大局,在產業鏈金融領域不斷創新,大力支持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助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發展,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助力廣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為推動華誼集團三期雙氧水法環氧丙烷(HPPO)及聚醚多元醇一體化項目建設,中行廣西分行在籌備階段主動介入,核定信用總量超10億元,並根據進度靈活調整融資方案。以石化產業核心企業為中心,通過多鏈條、高效率服務助力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
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路徑。廣西中行聚焦傳統優勢產業,加快金融創新,推出“專精特新貸”“科創貸”“設備更新改造貸”等特色產品,通過“一企一策”,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近日,廣西某主營建筑鋁合金模板加工鑄造、回收及銷售的新材料公司,業務拓展后遇到資金周轉困難問題,中行西鄉塘支行迅速響應,通過“三專服務機制”,開辟綠色通道,結合企業“輕資產、重技術”特點制定方案,組建專項團隊實地走訪,成功發放廣西首筆“制造惠貸”500萬元,精准破解制造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為本地“專精特新”企業注入發展動能。
2025年5月末,廣西中行制造業貸款余額為465.94億元,同比增長25.87%﹔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為508.55億元,同比增長54.2%,為實體經濟提供堅定支持和有力保障。
廣西中行還持續加大對制糖、造紙、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特色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先后為特變電工集團年產240萬噸氧化鋁及配套項目、南寧太陽紙業有限公司林漿紙一體化技改及配套產業園、中石油下屬煉化轉型項目及供銷儲項目等項目新增核定超過40億元信用總量,助推廣西工業企業發展壯大。
面對科技創新企業融資難瓶頸,中行廣西區分行豐富政策措施,充分發揮試點業務“單人審查、雙人傳簽”審批方式的制度優勢,提高科技企業貸款發放審批質效、簡化業務流程,打造信貸審批綠色通道,聚焦卡點堵點提升科技金融質效,加大科創企業金融供給。
廣西中行結合中國銀行“中銀知貸通”“惠如願·知惠貸”特色金融服務產品,運用“線上+線下”“融資+撮合”等多種形式,全產品全渠道做好科技企業的金融服務,助力解決了一批科創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廣西新興產業發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發展壯大注入了金融活水。
在北海銀河芯片產業園,某電子公司作為廣西“雙百雙新”重點項目承載企業,其研發成果有利於加速國產替代。北海中行創新服務模式,為其核定1000萬元貸款額度並達成項目供應鏈合作意向。廣西中行還憑借科技金融專屬試點授信,快速為桂林某信息技術公司開通1500萬元信用貸款綠色通道,助力該智能影像設備領域科創先鋒企業發展。
近年來,中行廣西區分行洞察科技型企業發展特性,創新優化信貸產品,在南寧、柳州、桂林等地設7家科技支行,推進專屬試點授信模式,提高審批質效、簡化流程,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服務。
廣西中行在提升服務質效上做“加法”,成立科技金融中心,構建科技金融多層次組織體系,布局科技支行,延伸服務觸角,加大對科創企業的金融供給力度,持續創新優化信貸產品,精准觸達企業融資需求。同時,在優化服務模式上做“減法”,持續推進科技金融專屬試點授信模式,提高科技企業貸款發放審批質效。截至目前,其科技金融貸款余額超240億元,服務科技型企業超1000家。
“跨”域融通 搭建開放合作“金橋梁”
圍繞廣西“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的戰略任務,中行廣西深耕跨境金融服務創新,持續深化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合作,全力推進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進一步拓寬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為貿易便利化和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助力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
為進一步推動金融業全方位對外開放發展,廣西中行加強與東盟國家金融交流合作,積極服務廣西金川、大海糧油等一批外貿企業,實現國際結算業務量達24.7億元美元,跨境客戶數新增199戶,國際結算及外匯便利化結算業務排當地同業首位,助推防城港市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目前,該行為白龍核電、紅沙核電等綠色能源項目投放貸款近20億元,助力防城港市打造北部灣綠色能源基地建設,為北部灣向海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綠色能源保障。
近日,中行廣西區分行防城港分行成功為當地某重點大型企業使用數字人民幣繳納進口增值稅128萬元,實現廣西數字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繳稅場景“零突破”。這一創新實踐,對推動“數字金融+智慧政務”深度融合發展意義重大。
同時,中行廣西區分行加大金融對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建設的支持力度,積極支持推動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將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業務推廣至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南寧、欽州、玉林、防城港、北海地區。截至2025年5月末,該行聯動多家海外分行辦理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業務,累計金額110.6億元,為中馬“兩國雙園”升級發展和區域產業合作注入新活力。
此外,中行廣西區分行緊跟國家戰略部署,服務高水平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助力中國—東盟互聯互通,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撐。平陸運河、貴南鐵路、雲桂鐵路、北部灣港港口、南寧機場跑道及航站樓、泉南高速、南玉珠高速等一大批鐵路、公路、航空、口岸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的背后,都離不開廣西中行的支持。
2025年5月末,廣西中行支持基礎設施項目貸款余額超1604億,已為41個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項目核定超829億元信用總量,助力構建“陸海天網”四位一體互聯互通網絡,推動廣西深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惠”潤小微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聚焦廣西特色產業,中行廣西區分行以定制化金融產品助力打造“桂字號”農業品牌,多措並舉提高普惠金融可得性,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文旅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既可以更好地助力鄉村經濟發展,促進鄉村產業、鄉村公共服務升級換代,也能夠為鄉村生態文明建設賦能,為鄉村居民增收致富提供新的路徑、新的模式,促進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
中行廣西區分行創新金融產品,優化金融服務,加強科技應用,積極支持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產業破繭成蝶、煥發新生,深挖地方文旅特色,通過“金融+文旅”的創新融合模式,切實將“文旅熱”轉化為“產業熱”,為地方經濟注入新動力。
位於北海潿洲島鎮的潿洲島,是“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旅游業發展迅速。面對攀升的客流需求,北海新繹游船有限公司計劃建造1200客位高速客船。為此,中行廣西區分行組建專項團隊,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以1.14億元授信支持,助力潿洲島旅游基礎設施實現新升級。
中行廣西區分行還助力島上民宿產業發展,以4.2億元的授信支持,幫助潿洲島南灣街一高端度假酒店項目加快建設。目前,這個集火山岩主題民宿、智慧康養中心於一體的文旅綜合體建設現場機械轟鳴聲,建設進度加快,見証著海島文旅升級發展的蛻變。
此外,中行廣西區分行針對島上民宿、餐飲等小微商戶,創新推出“潿洲島經營貸”產品,為30戶民宿經營者發放4500萬元普惠貸款,助力海島特色民宿集群發展壯大。
中行廣西區分行積極擁抱數字化科技化時代浪潮,充分運用科技助力破解融資痛點難點,通過創新產品、提高審批效率、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務方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小微企業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渠道,進一步提高普惠金融的可得性、普惠性。
中行廣西區分行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簽署了關於共建“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題銀行”的合作協議,充分整合雙方優勢,設立“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題服務點”,聚焦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務。
中行廣西區分行積極落實國家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創新普惠金融農業產品和服務方式,充分運用“惠如願惠農通寶”貸款產品。積極提供差異化、高品質金融服務,激發民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動能,助力守好守牢“米袋子”“菜籃子”。4月份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為做好對廣西重要稻田基地的化肥生產供應,某公司作為一家復合肥生產企業,在年初就積極籌備,計劃加大馬力,擴大化肥生產供應,但一直困於資金不足無法開展。為幫助公司補充購買生產用原材料,中國銀行廣西分行通過“惠如願惠農通寶”產品,就為其提供了近200萬元信用貸款,解決了企業生產資金難題。
蠶桑產業,是廣西重要的民生支柱和優勢特色產業之一,中行廣西區分行立足地方資源稟賦,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強化金融賦能,助力鄉村振興。以廣西德保某絲綢有限公司為例,得知該企業轉型升級遇到了資金瓶頸,廣西中行迅速響應,僅用四天便發放1000萬元貸款。資金到位后,企業順利完成升級,帶動周邊近400戶村民種桑養蠶或就業。(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