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區:用金融活水澆灌鄉村振興沃土

近年來,防城港市港口區通過構建普惠金融體系、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深化產業融合發展等舉措,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用金融活水澆灌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普惠金融全覆蓋,打通服務“最后一公裡”。該區整合農村行政資源,在2個鄉鎮17個行政村實現了村級“三農金融服務室”100%全覆蓋,升級建成34家村級普惠金融服務站﹔創新“政銀村”聯動機制,聘任村“兩委”干部擔任駐村金融輔導員,選派銀行信貸員定期駐村指導,形成“市-縣-鄉-村”四級服務網絡,讓農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務。2023年,在廣西“田東模式”六大體系升級建設考核評選中,港口區榮獲二等獎。這是繼獲評自治區級“信用區”后,該區農村金融改革工作再次獲得自治區認可。
——數字賦能解難題,特色產業獲支撐。該區推動涉農信用信息體系與“桂惠農”平台100%直聯,依托大數據技術開發“產業富農貸”產品。光坡鎮新興村的對蝦養殖戶通過批量准入模型,獲得對蝦產業富農貸1000萬元授信,目前已累計投放貸款500余筆,金額達2546萬元。針對農戶“缺抵押、少材料”的痛點,該區創新推出“村委推薦貸款”模式,以村支書、主任等作為貸款推薦人,對特色產業村重點培育,形成村委推薦、風險共擔、手續簡便的信貸模式。截至目前,該區已累計發放“村委推薦類型貸款”700余筆,授信金額約6000萬元。
——聯村共建謀發展,小辣椒做成大產業。在彩椒產業發展中,該區探索出“工業反哺農業、聯農帶農富農”的特色路徑,組織17個行政村聯合成立振港投資有限公司,通過資源整合、科學統籌,破解鄉村發展碎片化難題﹔採用“泡椒支付”的模式,彩椒種植項目由鴻晟農業公司統一代種管理,行政村以土地入股,企業以泡椒代替地租。企沙鎮山新村以350畝土地入股,預計可獲得26.25萬瓶泡椒分紅,目前訂單已超3萬瓶。此外,該區充分發揮臨港大企業集聚優勢,動員盛隆冶金、川金諾化工等企業捐資120萬元支持彩椒種植。鴻晟農業通過“代種+深加工+農旅”模式,建成了4.25萬平方米廠房,預計年產泡椒300萬瓶,預計年銷售收入達3600萬元。目前,該區800畝彩椒種植可吸納500余名村民務工,日均收入120元,部分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科技助力提質效,黨建引領促振興。為提升產業發展質量,該區組織科技部門開展“科技助農”行動,免費發放1.2萬株椒苗、1.6噸肥料及防虫藥物,覆蓋50戶脫貧戶。並開展技術培訓服務,從種植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實行全程跟蹤指導。同時,通過“黨支部+企業+農戶”聯動模式,破解種植和生產難題。機關單位黨支部組織黨員開展助農活動,既緩解企業的用工緊缺問題,又強化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洪許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