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興安縣特色農業·葡萄產業人大代表聯絡站:

產業強鎮葡萄美 一站服務惠民生

2025年06月16日16:29 |
小字號

興安縣特色農業·葡萄產業人大代表聯絡站位於興安縣靈渠葡萄產業(核心)示范區內,佔地總面積約110平方米。駐站的26名區、市、縣、鎮四級人大代表中,有黨員人大代表23名,種植大戶8人、致富能手5人、農業技術專家5人、電商達人2人,服務蓮塘、五甲和車田村群眾17282人。立足“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優勢,積極探索“聯絡站+特色產業”模式,走出了一條“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新路徑。2023年,興安縣特色農業·葡萄產業人大代表聯絡站榮獲“全縣人大代表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聲”入群眾聚民心,“宣傳站”裡傳黨音。常態化開展代表履職學習培訓,深入學習法律法規,切實增強代表的履職能力和本領。利用“議事小圓桌”等,創新開展“傳遞人大好聲音”等主題活動,將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傳遞給群眾,近年來共開展法規政策宣講20余場,覆蓋轄區群眾510余人。

匯聚智慧金點子,“民意窗”下聽民意。聚焦全鎮葡萄產業品牌化建設,召開葡萄產業發展座談會4次,推動《關於進一步加強溶江鎮葡萄產業品牌化建設的議案》落地實施。在興安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期間,駐站代表提出的《關於建立精品葡萄生產實驗示范園的建議》被列為重點督辦建議,2023年全鎮成功創建精品葡萄試驗示范園6個。積極探索“代表+合作社”“代表+農戶”的管理生產模式,進一步拓展人大代表聯絡站職能,代表中的“土專家”“田秀才”帶頭推廣“每畝控產、每株控穗、每串控粒”技術,確保葡萄品控規范化,實現優品率達95%以上。目前全鎮葡萄種植面積達8萬畝,產值高達16億元,實現了聯絡站功能拓展與富民增收的“雙贏”作用。

暢通渠道聽訴求,“連心橋”上暖民心。固定每月20日為選民接待日,人大代表輪流值班接訪,收集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並做好跟蹤督辦和反饋﹔累計接待選民群眾210人次,解決村屯道路建設、人居環境整治、農村飲用水等問題30余件。針對葡萄儲運成本高、破損率大等問題,代表牽線引進了廣西興安果之道等電商冷鏈物流企業,開通廣西、廣州運輸專線,使葡萄破損率從6%下降到1%,包裝成本下降50%,果農畝均增收約1000余元。閉會期間代表提出的《關於修建車田村委季家村柑橘產業道路的建議》,於2024年6月順利辦理完畢,硬化產業道路全長1.318公裡,為全村產業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

深入一線辦實事,“監督崗”前解民憂。緊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任務,探索“人大+紀委”聯動監督機制,對全鎮農業獎補政策資金、鄉村振興項目資金、“一事一議”項目資金等工作開展聯合監督檢查,確保資金落實到位、用到實處。堅決扛起“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的監督責任,組織代表到靈渠南渠段開展專題調研視察、執法檢查4次,督促鎮人民政府整改生態環保問題3個,成功解決黃柏江田東橋附近河道旁、靈河、溶江交匯處河道建筑垃圾傾倒問題,以最嚴力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底線。

對標對表學先進,“大課堂”中增民智。為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促進代表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組織開展《向人民報告受人民監督——千名人大代表講述履職實踐》活動,代表們就履職學習提能、走訪聯系選民、發揮代表作用等方面,交流分享履職中的體會感悟、履職作為和實踐成效等情況。為提升代表的履職能力和整體素質,近年來組織人大代表赴柳州米粉產業園、婁底市新化縣油溪橋村等地參觀學習,與青海省西寧市和廣西忻城縣、龍勝縣、永福縣、全州縣等人大代表開展交流互動10余次,相互借鑒人大工作的優秀做法和好的經驗,促進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如今的溶江鎮,葡萄架下話振興、靈渠岸邊繪新篇,一幅村貌嶄新、產業發展、群眾富足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李慧敏)

來源:興安縣溶江鎮人民政府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