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探秘環保科技 爭做“美麗中國”先行者
2025年06月12日20:18 |

![]() |
學生動手操作檢測水樣的pH值、溶解氧等含量 |
6月10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以下簡稱“梧州監測中心”)舉辦“美麗中國我先行”2025年六五環境日環保設施公眾開放活動,組織梧州市第一中學師生50余人走進監測中心實驗室,感受環境監測科技魅力。
監測技術人員以日常生活用水和市售礦泉水為樣本,現場演示水中鈣鎂離子總硬度的檢測方法。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同學們化身“小小水質分析師”,操作滴定設備,通過試劑變色的微妙變化判斷水質硬度,直觀理解水垢形成、飲水口感與水質的關聯,沉浸式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與趣味。
“水質安全不僅關乎人體健康,更維系著水生生態系統的平衡。”活動中,技術人員結合水生生物生存需求與“綠藻爆發”等現象,講解pH值、溶解氧對水體生態的決定性作用。同學們興致勃勃地拿起便攜式儀器檢測水樣,通過數據曲線的動態變化,揭開“缺氧死魚”“藻類泛濫”背后的科學原理,深切體會水質監測對守護生態平衡的重要價值。
在噪聲自動監測平台前,技術人員以城市噪聲標准與污染危害為切入點,引導同學們模擬拍手、交談、移動物品等日常場景。大家通過實時跳動的分貝數值,直觀感受不同行為產生的噪聲差異,在沉浸式互動中認識到“看不見的污染”對生活的影響,加深了對噪聲污染防治的認知。
此次活動將監測科技與生活場景深度融合,不僅揭開了環境監測工作的“神秘面紗”,更通過豐富的互動體驗形式,提升了公眾對生態環境監測與保護工作的認知度與認同感。下一步,梧州監測中心將繼續攜手駐地單位,搭建公眾了解環保、參與環保的橋梁,凝聚社會合力,共同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城梧州新圖景。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 |
監測人員向學生演示水中鈣鎂離子總硬度的檢測方法 |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