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積極打造全國旅居養老目的地

廣西有“中國長壽之鄉”38個,佔全國總數的1/3以上﹔河池、賀州獲評“世界長壽市”,巴馬、浦北、上林、樂業4個縣獲評“世界長壽之鄉”﹔全區百歲以上老人6900多人,佔常住人口的十萬分之13.8,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倍以上……一組組數據,亮出廣西旅居康養的厚實家底。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老年人消費觀念的改變,旅居養老已成為銀發經濟時代重要的老年消費新場景。據統計,每年赴廣西旅居養老一周以上的老年人超過380萬人次。
6月10日,崇左寧明花山岩畫景區,來自北京的老年游客泰源乘船暢游左江,盡情享受著壯美廣西的山水風光。
“廣西山好水好人也好,我以后爭取在這裡定居養老。”泰源告訴記者,退休后他和家人三次自駕到廣西,在這裡遠離城市喧囂,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退休生活變得更有滋味。
旅居養老熱,也帶動了民宿需求激增。“我們的民宿經常爆滿,有很多是退休客戶組團前來。”崇左市一家民宿項目負責人李奇君說,如今中老年群體康養旅居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環境宜人,醫療完善,配套齊全,北海以其獨特的優勢脫穎而出,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旅居老人前來“筑巢”養老。
“以前在老家經常有哮喘,來到北海后,呼吸很順暢,病情也逐漸好轉。”竇卓亞是一名“候鳥族”,2014年他從黑龍江省到北海旅居,身體狀況得到很大改善,還在當地考取了駕照、購買了汽車,開啟了全新的退休生活。
“‘候鳥式’養老成新流量,每年旅居北海的人數超過50萬人次,為這座濱海城市的經濟注入活力。”北海旅居者聯合會會長樊國仁說,北海市旅游民宿目前已發展到2000多家,形成疍家小鎮鄉村旅居等四大民宿集聚區。
今年4月底,廣西迎來香港長者廣西旅居康養首發團﹔5月下旬,廣西赴北京開展旅居康養推介活動,全面宣傳推介廣西旅居康養資源和產業發展優勢……廣西先后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京津冀區域、西北地區舉辦旅居養老項目專場推介會,與21個省份簽訂旅居養老戰略合作協議,25個養老行業組織、600多家康養企業深度參與。
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獲悉,近年來,廣西積極用好國家發展銀發經濟和康養產業政策,發揮山清水秀和長壽資源優勢,搶佔新賽道、培育新動能、形成新優勢,推動旅居養老產業化、特色化、品牌化,並出台20多項扶持政策,建設300多個宜游宜居場所,培育100多家旅居養老優質基地,打造20條旅居康養精品路線,同時舉辦“到廣西養老”“到廣西旅居”等系列主題活動,積極打造全國旅居養老目的地。
“發展銀發經濟既是實現銀發群體向往美好生活的現實需要,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自治區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緊緊圍繞老年人追求高質量晚年生活新期待,不斷提供優質服務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的旅居養老需求,讓更多老人擁有可游可居、健康幸福的“詩和遠方”。(記者何明華 通訊員安忠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