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我先行 監測科普“零距離”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

為響應2025年六五環境日“美麗中國我先行”主題號召,進一步引導全社會支持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共同建設美麗中國,6月7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以下簡稱“北海監測中心”)與廣西斯道拉恩索林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道拉恩索林業公司”)聯合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邀請了30組家庭近80人走進北海監測中心實地參觀學習,零距離了解生態環境監測,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在監測儀器室,工作人員將儀器設備分為水、氣、聲、土等四個模塊進行逐一講解,重點展示了無人船、無人機等一系列先進的監測設備,詳細地闡述設備的工作原理及應用,結合智能大屏上播放實際場景操作視頻,呈現了無人船、無人機在惡劣環境下實現污染排查、生態環境監測的全過程。生動的講解和真實的案例,讓參觀者感受到科技賦能生態環保的強大力量。
“原來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源,背后有那麼多復雜及精細的監測工作,以后我不僅多關注環境數據,更要從自身做起,當好‘環保小衛士’!”來自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的一位學生興奮地說。在分析測試科的實驗室,30組家庭近距離觀看監測儀器設備,了解離子色譜、氣相色譜、電感耦合、離子質譜等實驗儀器的工作原理及用途。技術骨干一邊熟練演示操作流程,一邊結合日常工作實際案例深入淺出講解監測數據產生的全過程,以及監測數據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應用。參觀者對生態環境監測設施、環境監測工作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更深刻地認識到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
在“小小監測員”體驗營,北海監測中心的技術骨干在大屏幕上展示一系列日常監測工作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開展江河湖庫、海水浴場、酸雨等採樣監測知識。隨后,進行水質pH值簡單測試、水中磷酸鹽測定等環保小實驗操作演示,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參與小實驗。在技術骨干的指導下,小朋友們親手進行pH值的測定,全神貫注地觀察顏色變化,在實驗操作中感受監測的樂趣,激發了他們對環境保護的濃厚興趣。
活動尾聲,30組家庭在“美麗中國我先行”環保承諾牆上鄭重簽名,一筆一畫寫下對美麗中國、美麗北海的庄嚴承諾。
此次環境監測設施開放活動,讓更多人走進環保、零距離了解環保、親身體驗環保,傳播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倡導公眾積極踐行生態文明理念。下一步,北海監測中心將不斷深化環境監測設施向公眾開放的工作,打造“可聽、可視、可觸”的沉浸式環保課堂,為群眾與環境監測設施架起一座“橋梁”,傳遞環保正能量,營造人人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濃厚氛圍,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北海。(班錦才 羅美莉)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