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南寧那考河社區創新實踐獲評2025年“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社區環保公眾參與先進典型

2025年06月07日00:36 |
小字號

那考河從昔日臭水溝蝶變為“全國美麗河湖”
那考河從昔日臭水溝蝶變為“全國美麗河湖”

6月5日,在2025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現場,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5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先進典型名單。其中,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那考河社區創新實踐的《打造基層“五步法”賦能生態共治》獲評2025年社區環保公眾參與先進典型案例(全國僅10個),為探索基層生態治理提供了有益路徑,繪就了基層生態共建共治共享新圖景。那考河從昔日臭水溝蝶變為“全國美麗河湖”。

在基層治理中,那考河社區通過“自主提事、按需議事、約請參事、民主評事、跟蹤監事”五步工作法,打通公眾參與美麗中國建設的“最后一公裡”,助力昔日臭水溝蝶變為“全國美麗河湖”,更構建起“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生態治理新格局。

據介紹,“自主提事”即人大代表、基層干部、“三官一員”(法官、檢察官、警官和律師)、專家顧問、居民代表和環保志願者等在生態環境議事室裡圍坐一堂,從增設噪聲管控等“微實事”到美麗河湖建設“關鍵題”,精准捕捉居民生態訴求。“按需議事”讓治理直指痛點,社區每月召開民情溝通會,將居民“金點子”轉化為具體項目。“約請參事”即引入專業力量,將復雜方案轉化為居民易懂的“明白賬”,既提升決策專業性,又贏得群眾信任。“民主評事”讓決策陽光透明,社區“陽光大廳”裡定期公布生態環境保護類決策、評議,廣泛征集居民建議意見,接受全民監督。“跟蹤監事”織密監督網絡,由人大代表、河長、黨員、居民代表和志願者組成“周周巡河隊”巡查監督,帶動群眾從“站著看”轉向“一起管”,共建“生態崗哨”。

“以前是‘政府干、群眾看’,現在是大家一起想辦法、解難題。”那考河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周柳楊說道。

“破解‘政府干、群眾看’的治理困境,需要科學機制保障公眾參與的深度與廣度。”自治區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中心主任楊瑞剛解析,“五步法”通過“約請參事”將專業治污方案轉化為居民聽得懂的“生態賬本”,通過“跟蹤監事”建立30分鐘問題響應機制,讓公眾從“旁觀者”變為“當家人”。

南寧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黃衍全介紹,如今那考河穩定達到地表水Ⅳ類標准(部分指標達Ⅱ—Ⅲ類),新增野生動植物38種,關鍵在於構建了“政府主導、企業施治、公眾參與”的長效機制。

來源:南寧市生態環境局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