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兩大人工智能模型通過國家備案

昨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以下簡稱自治區數據局)獲悉,近日廣西申報的“中國—東盟法律大模型”和“曲尺通信運維大模型”正式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備案。兩大模型目前已上線運行,將為深化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合作注入新動能,為打造“數字橋梁”、賦能行業智能化升級貢獻廣西力量。
“中國—東盟法律大模型”由自治區數據局組織研發,是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而建設的法律智能化服務模型。該模型嚴格依據中國及東盟各國現行法律法規,整合權威法律文本、司法解釋和典型案例,構建了專業可靠的法律知識體系。
作為服務區域法治合作的創新實踐,該模型重點圍繞企業跨境經營、商貿爭議解決、知識產權保護等實務領域,提供法律智能咨詢、政策解讀、風險評估等專業化服務。通過多語種互譯和條文溯源功能,有效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法律協同與互認。
“中國—東盟法律大模型”的建設和應用,是落實RCEP規則、優化區域營商環境的具體舉措,將打造跨境法律服務的“數字橋梁”,為深化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提供規范、便捷的法律服務支撐,助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區域法治合作機制。
“曲尺通信運維大模型”專為通信行業定制,通過融合自然語言處理、結構化知識圖譜與生成式AI技術,為通信運維人員提供高效、專業、可解釋的智能輔助,助力通信行業運維效率與智能化水平提升。項目研發團隊針對現場作業、設備維護、故障診斷、遠程支持、知識傳承等核心場景,開發出具有行業特色的智能運維生產系統,實現了從技術研發到實際應用的全鏈條創新。
此次通過備案的兩個大模型,是立足廣西區位優勢,聚焦法律服務和通信運維兩大重點領域,有效整合企業創新資源,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取得的實質性突破。下一步,自治區數據局將持續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優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生態,著力構筑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合作新高地。(記者韓沛 通訊員唐文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