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縣麥嶺鎮高橋村:
駐村第一書記引領 共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幫助132戶脫貧對象申請產業獎補49.254萬元﹔開展幫扶慰問、學校慰問、金秋助學等118人次,共計58000多元……在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工作的朱小文,不久前剛剛結束了在富川縣麥嶺鎮高橋村兩年的駐村生活,同時也交出了一張亮眼成績單。
“腳上有泥,心中有底”。駐村幫扶兩年下來,朱小文回憶說,記得剛到村裡時,人生地不熟,工作也沒啥頭緒。怎麼辦?那就從最基礎的走訪調研開始。
“我剛來到高橋村的時候,發現這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臟亂,有一些風俗習慣也不怎麼好,經過前期調研后,我主要就從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這駐村四大職責上面開展工作。”朱小文說,目前,整個村的村容村貌,以及各種風氣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變。
高橋村。何善權攝
推進強村富民 提升鄉村“顏值”
初夏時節,駐足高橋村,隻見村內道路寬敞整潔,綿延的河流環繞著村庄,河畔兩堤樹木蔥郁,文化廣場上健身器材等設施一應俱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宛如一幅人景和諧的生態畫卷。
兩年來,朱小文爭取資金用於鄉村振興建設,完成了高橋村石橋運動球館的建設,豐富了村民體育文化生活﹔對鐘家洞新村的廣場進行了平整硬化,洞口村建成議事亭和水井圍擋﹔對村路進行了標識和安全隱患路口安裝反光視鏡,為建設宜居美麗鄉村而發力。
高橋村村民首得龍感嘆道:“我們高橋村這幾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村容村貌衛生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同心文化廣場也建設得很好,讓我們有了悠閑運動的地方。”
在推進強村富民方面,朱小文積極推動村“兩委”班子以合作社的形式,依托后盾單位支持,扶農助農壯大集體經濟,採取經營形式銷售農產品大米、柑橘,收入增收6萬余元,購置真空包裝設備,確保集體經濟增收取得新突破。“2023年我來駐村的時候集體經濟是十幾萬,目前是二十五萬,翻了一番。”朱小文說。
同心文化廣場。何善權攝
提升治理水平 構建和諧家園
秉承著改善生活條件,營造良好村居環境的初衷,朱小文推動“自己家園自己建”的項目模式,讓大家共同參與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建設中來。朱小文表示,駐村項目不再全包全攬,而是發動村民的積極性,依靠村民主動提出,單位投入材料資金,村民投入勞動力,共同完成項目實施,不僅節約了項目資金,增加村民收入,同時還促進村民之間的熱情和團結互助。
同時,朱小文充分發動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積極支持社區“兩委”工作,定期開展衛生村容整治,共同建設美麗高橋村。“我們定期開展衛生村容整治,對高橋村周圍以及竹林進行清理改造,對石橋村垃圾點進行整改,均取得明顯成效。”朱小文說。
此外,朱小文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載體,經常深入各村民小組開展活動,對黨的政策和各種幫扶政策進行宣傳﹔深入協調處理村裡的矛盾,敢於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嚴格落實服務聯系群眾制度,開展常態化日常走訪排查及時核實部門預警線索信息和農戶申報情況,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幫扶﹔按照遍訪要求,每月堅持走訪,入戶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飲水安全、收入支出、就業產業等方面調查,集中解決群眾困難,入戶的同時進行防溺水宣傳、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戶完成養老保險審核等,得到了群眾的好評。2024年走訪脫貧155戶,完成遍訪100%。
為民辦事服務 傳遞溫暖力量
為改善學生營養狀況,增強學生體質,自2025年春季學期起,高橋村委每學期將向廣西富融農業有限公司出資15000元,由該公司為麥嶺鎮高田完全小學採購肉類、蔬菜類等食材,學生營養餐在原基礎上每人每天增加2元,補助標准由原來的5元提高至7元,惠及全校76人,助力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
小小一餐飯,惠及大民生。不僅如此,兩年來,駐村工作隊始終圍繞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督促黨的各項惠民政策落實。
走進高田完全小學,孩子們正在室外的操場上愉快玩耍,整潔寬敞的校園環境、設施健全的教室等,極大地改善了學校教學條件、學生生活條件。這背后,是駐村工作隊投入20多萬元對高田完全小學進行的升級改造,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教學氛圍濃厚的校園。
“駐村工作隊進行了大量的幫助,添加了很多教育教學設施,讓學生能夠在這個舒適優雅的環境裡面進行學習。在六一兒童節或期末時,還為學生提供一些獎勵獎品,激勵他們努力學習。”高田完全小學數學教師孔蘭香說。
此外,在產業幫扶方面,共幫助132戶脫貧對象申請產業獎補,補貼49.254萬元。就業幫扶方面,幫助跨省務工的脫貧對象155人申請交通補助,共計3.1萬元﹔安排村內水域巡查員1人,月收入600元。其他幫扶政策方面,為邊緣易致貧戶申請臨時救助7650元﹔協助村“兩委”整治村內環境衛生、做好防汛值班,保障好村內群眾安全﹔開展幫扶慰問、學校慰問、金秋助學等118人次,共計58000多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