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型”菜心清甜“出圈”

![]() |
農戶正在採摘菜心 |
在現代農業生產中,通過科技力量的加持,種菜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 “靠天吃飯”。近日,平南桂鑫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憑借微生物發酵、應用水肥一體化達到恆壓恆濕的自動化灌溉等種植技術,增加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病虫害的出現,讓31畝廣東甜菜(菜心)實現品質飛躍,讓科學技術成為農業生產的新標簽。
走進平南縣鎮隆鎮良村的蔬菜基地,滿眼皆是綠意盎然。郁郁蔥蔥的菜心在陽光下舒展身姿,絲毫不受高溫影響,生機勃勃的景象令人愉悅。
“吃上一口甜滋滋的!”平南桂鑫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麥恆銘說,通過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平常在冬季才能吃得到的菜心,在初夏也能吃上了。
在傳統認知裡,喜冷涼氣候的菜心向來視夏季高溫為 “天敵”,人們大多只能在冬季一嘗其鮮。如今,桂鑫農業科技公司利用微生物在土壤中不斷繁殖,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形成了一個天然的 “營養庫”。為菜心創造出適宜生長的微環境,讓菜心在炎熱的初夏也能茁壯成長。而且不同於普通菜心,這裡產出的菜心堪稱“水果型蔬菜”,擁有清甜的口感,即便生吃也非常爽口,在產量、品相和口感上展現出顯著優勢。
除了種植技術的革新,該基地還採用 “以銷定產” 的創新生產模式,打破傳統農業“先產后銷” 的固有格局,根據市場訂單精准安排種植和採收時間,既避免因產量過剩造成的資源浪費,又確保消費者能品嘗到最新鮮的菜心。同時,該模式也有助於穩定菜心價格,保障農戶收益,實現生產端與消費端的雙贏。
麥恆銘介紹:“在‘以銷定產’的模式下,現在每公斤的售價在5元到6元之間,菜心多銷往南寧、廣州、深圳等地,每天的銷量都在2000公斤左右。”
為了最大程度保証菜心的新鮮度,基地在採收和運輸環節也下足了功夫。每天清晨待露水干后,工人便開始採摘菜心。採摘后的菜心第一時間送入冷庫預冷,迅速降低溫度鎖住新鮮,隨后加入冰塊進一步保鮮,隨即便搭乘冷鏈車踏上奔赴餐桌的旅程。凌晨4、5點,這些帶著泥土芬芳的新鮮菜心已抵達各地市場,真正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零時差。
“基本上可以當天摘、當天到消費者手中。”麥恆銘說,“我們的菜心還可以溯源。”
隨著消費市場對綠色、健康農產品的需求日增,創新種植模式無疑為傳統農業轉型提供了新思路。平南桂鑫農業科技公司計劃擴大種植規模到200畝,進一步擴大技術應用范圍,探索更多科技種植手段,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高品質的蔬菜,也讓科學技術成為農業生產的新標簽。(鐘健 劉萬平 雷蕾)
來源:平南縣委宣傳部
![]() |
平南縣鎮隆鎮良村的蔬菜基地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