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10余所高校學院代表走進資源縣
開啟促進校地合作·紅色旅游融合發展活動

5月12-13日,桂林市10余所高校學院團委書記、副書記及學生會主席、學生代表等組團走進資源縣,開啟促進校地合作·紅色旅游融合發展活動,深入體驗資源縣紅色文化、歷史文化、山水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並在縣委黨校新校區綜合樓一樓小報告廳召開座談會。
座談會在資源縣委黨校新校區綜合樓一樓小報告廳召開
桂林市委教育工委組織部部長、市教育局人事教育科科長、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團市委副書記(兼)唐榕蔓,團市委基層組織建設部部長文建群﹔廣西師范大學體育休閑與旅游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小林參加活動或出席座談會。
資源縣領導黃欽、田勤、楊清霞、石克生、戴順貴、李傳華參加活動並出席座談會。
高校團隊體驗五排河漂流
高校團隊在車田苗族鄉石山底村寨領略獨特的苗家文化
兩天的活動期間,高校團隊深入資源縣,開啟了一場人文與自然交織的探索之旅。他們乘著皮筏艇順五排河峽谷而下,感受驚濤拍岸的刺激﹔走進車田苗族鄉石山底村寨,領略苗族同胞熱情好客的民俗風情,體驗獨特的苗家文化﹔夜幕降臨,資江夜游讓大家沉醉於光影交織的江景,江心島的篝火晚會更是將歡樂氛圍推向高潮,篝火映照下,身著苗族服飾的當地同胞與高校青年們載歌載舞,美妙的舞姿與歡快的笑聲交織成鄉村振興的青春樂章。
高校團隊在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區體驗飛拉達項目
高校團隊走進資源縣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追尋紅軍長征的足跡
校地雙方在抱財丘青年文娛活動中激情互動
在桂林丹霞·八角寨景區,團隊成員驚嘆於丹霞地貌的鬼斧神工,體驗著飛拉達的驚險刺激﹔寶鼎瀑布如同九天垂落的銀鏈,轟鳴聲震得觀景台欄杆微微顫動,向大家展現著它的雄渾壯美。此外,高校團隊還循著紅軍長征的足跡,走進資源縣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在講解員的深情講述中,聆聽一段段震撼人心的紅色故事,感悟革命先輩們的堅定信仰與不屈精神。在最后的中峰抱財丘青年文娛活動中,校地雙方通過歌聲、游戲展開互動,展現出青年是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力量。
座談會上,各高校代表各抒己見,大家圍繞前期實地考察的所見所感,積極為資源縣文旅發展建言獻策。
資源縣委書記黃欽感慨頗深,對各高校學院代表的積極發言表達誠摯感謝。他指出,資源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將“生態立縣”作為發展根基,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近年來,資源縣通過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積極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成功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目前,資源縣已明確“生態立縣、農業穩縣、產業強縣、文旅興縣”的發展思路,將文旅產業列為重要發展板塊,尤其注重以大學生等年輕群體作為核心目標客戶群體,通過打造符合年輕人口味的文旅產品和活動, 持續提升資源縣文旅品牌影響力。
黃欽強調,資源縣將系統梳理、認真研究座談會上師生提出的寶貴建議,積極推動各項建議落地見效,並持續鞏固、完善和提升相關工作成效。未來,校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人才培養、項目開發、品牌推廣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為推動校地合作、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及資源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唐榕蔓說,資源縣擁有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希望資源縣要繼續深挖資源融合優勢,以紅色文化研學項目作為紐帶,將紅色基因深度融入,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新高地﹔各高校回去要積極匯報此次調研成果,積極整合相應資源,加速推進將資源縣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研學實踐和志願服務的重要基地相關工作,培育文旅融合發展新動能﹔要創新活動形式,校地雙方共同探索策劃一批既能強化青年理想信念,又能提供創新創業、社交拓展的活動賽事,增強育人實效﹔要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好共青團的新媒體宣傳陣地,與資源縣聯合發布一批關於紅色教育資源旅游的宣傳作品,擴大社會影響,共同譜寫資源縣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近年來,資源縣全力推進“1+4”文旅發展戰略,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理念,精准定位學生的興趣點和需求,推出旅游大篷車進高校、紅色研學之旅等一系列活動,提升了資源縣的知名度,為全縣文旅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下一步,資源縣將把更多精品旅游線路與相關賽事活動帶入高校校園,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內涵,讓更多青年學子了解資源、認識資源、愛上資源,掀起青春活力與自然風光相互交融的“資源風暴”,以青春之力助推資源農文旅融合發展邁向新台階。(粟維輝 康昌榮)
來源:資源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