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科普志願服務活動走進隆安縣

5月5日至8日,在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南寧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與科普志願服務隊走進隆安縣開展系列科普活動,通過科技體驗、課程教學與文化融合等形式,推動科普資源下沉基層,活動覆蓋當地群眾超1萬人次。
科普與民俗“破圈”融合
科普大篷車走進隆安縣那桐鎮“四月八”農具節活動現場,機器人、機器狗隨指令完成翻身、跳舞等動作,觀眾通過VR設備沉浸式體驗傳統民俗文化的虛擬場景,在科技與文化的交融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創新性的科普形式將現代科技元素有機融入民俗節慶,激發了現場觀眾的濃厚興趣,大家紛紛排隊體驗,現場氣氛熱烈非常。
中小學生在隆安縣那桐鎮“四月八”農具節活動現場觀看機器狗表演。南寧市科技館供圖
AI課程融入創新教育
科技輔導員緊跟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熱點時事,為多所學校設計特色AI課程,如《AI+動畫:科技與藝術的跨界融合》課程,結合動畫制作演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通過互動實驗與動手實操讓學生切身感受前沿技術﹔《生活處處有“奇力”》課程注重啟發式教學,以神舟二十號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探索“浮力”的原理和生活化應用。
科技輔導員在隆安縣南圩鎮中心小學為學生講授《AI+動畫:科技與藝術的跨界融合》課程。南寧市科技館供圖
科普資源普惠鄉村教育
活動覆蓋隆安縣南圩鎮中心小學、南圩鎮楊灣中心小學、粵桂小學等5所學校,採用科普大篷車搭載便攜展品,為鄉村學校提供流動科技展。通過分年級、分時段有序組織,學生可操作無皮鼓、視錯覺鐘等多項展品,近距離感受科學趣味性,助力縮小城鄉科學教育差距。
隆安縣南圩鎮中心小學學生體驗科普大篷車車載展品。南寧市科技館供圖
多元主題拓展社會價值
科普志願服務活動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五四青年節為契機,開展“傳承五四精神,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宣講,通過錢學森、袁隆平等科學家如何在青年時期確立志向、克服困難、刻苦鑽研的故事,以榜樣的力量激發青少年樹立科技報國的遠大志向,自覺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蒙蓓禹 肖重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