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解碼“陸川樣板”:全國縣域知識產權強縣的破局之道

2025年05月09日16:58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2022年躋身廣西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后,玉林市陸川縣錨定創新驅動,以“153”工作矩陣為攻堅利器,將知識產權鍛造為縣域高質量發展“強引擎”。短短數年間,這座小城實現從要素依賴到創新驅動的跨越,在知識產權賽道上跑出亮眼加速度,書寫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精彩答卷。

黨政統籌 構建政策服務體系

陸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強縣建設,出台《共建“1+3+1產業”知識產權強縣實施方案》等政策,構建“1+N+1+5”服務體系,全方位布局知識產權管理與服務。在黨政統籌下,陸川縣知識產權工作告別單打獨斗,步入協同推進新階段,為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量質齊升 創新成果碩果累累

歷經兩年努力,陸川縣知識產權工作成果豐碩。管理模式不斷革新,發展動能持續轉換,產業支撐實現升級。專利授權總量達1031件,其中發明專利106件﹔有效注冊商標增至3556件,新增4件地理標志,還取得香港“正印”、深圳“圳品”認証突破。PCT國際專利申請6件,彰顯企業拓展全球市場的決心,為陸川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創新根基。

“靠著香港‘正印’、深圳‘圳品’這兩個認証,我們產品一下子有了品質招牌,順利打進大灣區和國外市場。另外,我們拿到了‘陸川豬’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使用資格,品牌就像有了官方‘護身符’,底氣更足了!往后我們還會繼續深耕產品創新,爭取讓更多家庭都愛吃、放心吃陸川豬制品!”廣西富興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智新笑著說。

產業賦能 特色產業轉型升級

陸川縣以知識產權賦能五大特色產業。“陸川豬”品牌價值漲至33.35億元,從地方走向全國﹔陸川鐵鍋告別傳統作坊,電商銷售額超9億元﹔機械制造聚焦強鏈補鏈﹔香料產業推進三產融合,引資超百億,向千億集群邁進﹔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借AI技術,助力1家企業登陸納斯達克。知識產權與產業融合,重塑陸川產業格局,激發發展潛力。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廣西上市(挂牌)后備企業,目前,廣西玉林金特安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主推一款耐扎輪胎,該產品憑借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與創新材料,在抗穿刺性能上實現突破。上月正式發布后,憑借可靠的產品性能,迅速獲得行業關注,多家銷售商表達合作意向並預約生產,市場反饋積極。

公司副總經理李萬麗透露:“我們公司手裡握著100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技術家底’!一直以來,金特安把知識產權轉化當作發展的‘重頭戲’,作為陸川縣知識產權協會會長單位,不僅將專利技術快速應用到生產線上,未來還通過專利授權合作,與上下游企業共享創新成果,真正讓專利‘變現’為看得見的生產力。”

保駕護航 創新環境持續優化

陸川縣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宣傳、運用和保護工作。創新設立知識產權保護“直通車”機制,實現重點企業服務全覆蓋,促進110件專利轉化。市縣共建知識產權專家庫,吸引49名專家入駐,提供專業支撐。實施商標戰略促進工程,獲批陸川豬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項目,建2家商標品牌指導站助力企業提升品牌價值。加大執法力度,查辦27起商標侵權案,開展20余次“陸川豬”專項打假行動,成功辦結全市首例侵犯商業秘密案並入選“全區知識產權典型案例”,為創新成果保駕護航。

這些探索實踐,已初步勾勒出全國縣域知識產權發展“陸川樣板”的輪廓。未來,陸川將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治理,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和知識產權工作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路徑,助力陸川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制造強縣。(李燕)

(責編:陳燕、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