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以AI+大數據全方位推進南寧城市交通治理升級

城市道路更通暢 市民出行更舒心

2025年04月28日09:19 | 來源:南寧晚報
小字號

  在城市交通日益復雜的當下,南寧交警積極擁抱科技浪潮,以AI+大數據為核心驅動力,全方位推進城市交通治理升級,讓城市道路更通暢,市民出行更舒心。

  AI賦能交通運維:從“人海戰術”到智能閉環

  AI大語言模型和視覺算法構建出的智能運維系統,實現了故障識別精准化、流程管理數字化。如今這座城市交通設備的運維,正經歷著一個劃時代的變革。

  隨著南寧市智能交通設備數量的不斷增長,傳統人工巡檢模式逐漸暴露短板:海量設備導致人工排查效率低下,故障發現滯后﹔信號燈異常、攝像頭離線、交通誘導屏花屏等問題依賴現場排查,檢測存在盲區﹔設備檔案分散、數據孤島化,維修決策缺乏統一支撐。

  為解決這一問題,南寧交警引入AI大語言模型及視覺算法,構建智能運維系統。南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科研所民警楊建輝介紹:“在智能檢測環節,AI能夠精准識別樹葉遮擋、視頻異常等復雜故障,准確率遠超人工﹔閉環管理實現故障發現、派單、維修、反饋全流程數字化,響應效率大幅提升﹔依托全息路口流量分析優化信號燈配時,真正做到了讓數據為交通治理賦能。”

  假日交通治理的“智慧大腦”:數據讓城市會呼吸

  面對“三月三”等節假日的“交通大考”,南寧交警通過AI分析模型整合多源數據,構建起交通態勢感知的“神經末梢”,“無人機+鐵騎”的立體化指揮,如同給城市裝上了“空中交管站”。

  在今年廣西三月三、清明節期間,面對交通壓力,南寧交警充分發揮科技力量,讓市民假期出行更安全、更順暢。南寧交警研發多套交通運行時空態勢AI分析模型,整合高速公路ETC系統、視頻監控及互聯網平台等多源數據,實時監測路網流量,精准識別易擁堵點位。通過“AI+大數據賦能交管”技術,結合“一日一研判”機制,動態調整管控措施,交通事件主動發現率和處置效率都有了質的飛躍。同時,“無人機+鐵騎”空地協同指揮體系,實現擁堵路段快速疏導和事故高效響應,再通過多渠道發布路況信息,引導市民合理規劃出行。

  這種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判的轉變,正是現代城市治理從“治已病”轉向“治未病”的典范。

  智慧路口與民生痛點治理:科技的溫度與精度

  路口日均280次動態調優的“數字交警”,徹底顛覆了“一成不變”的信號燈邏輯,而醫院周邊AI監控的“短信提醒+自動執法”,則展現了剛柔並濟的交通治理智慧。

  在南寧,交通AI與大數據的應用無處不在,英華柳象路口的變化正是鮮明例証。南寧交警通過人工智能AI算法優化,實現該路口信號燈放行時間秒級動態調整。支隊科研所交通工程中隊中隊長蔣俊介紹:“改造前,該路口配置了6套信號放行方案。改造后,在人工智能算法的加持下,路口的信號放行方案根據實時路況自動調整,平均每日多達280次,大大提升了路口信號放行時間與實時流量的匹配度,優化效果顯著。”目前,南寧市首批25個全息智慧路口已投入運行,成效斐然。

  醫院周邊交通治理同樣展現出科技的強大力量。針對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周邊交通頑疾,南寧交警設置就醫停車指引標志牌,科學分流停車資源﹔規劃應急車位,並安裝AI智能監控系統,自動識別車輛狀態,規范停車秩序。支隊科研所民警楊敏介紹:“我們在市一醫院西門設置了5分鐘限時停車帶,配套安裝的AI智能監控系統通過視頻圖像分析,自動識別車輛狀態,車輛駛入停車帶會收到溫馨提醒短信,超時則自動記錄違停行為,現在醫院周邊車輛長時間佔道停靠的亂象大幅減少。”

  從智能運維保障設備健康運行,到節假日交通精准管控﹔從全息智慧路口提升通行效率,到醫院周邊交通科學治理,南寧交警在AI+大數據的助力下,全方位提升交通治理水平,讓科技成果切實惠及每一位交通參與者。(記者 韋峭)

(責編:龐冠華、陳麗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