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田林:粵桂協作賦能鄉村振興

2025年04月25日11:26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愛善農業現代庄園全景。田林縣粵桂協作管理中心供圖
愛善農業現代庄園全景。田林縣粵桂協作管理中心供圖

近年來,廣西田林縣立足特色資源,依托粵桂協作、深圳市光明區的平台與資源,以智慧農業為引擎,以農文旅融合為抓手,探索出一條“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從愛善庄園的“綠葡萄”變身“金產業”,到靈芝全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從“那”文化的活態傳承到文旅品牌的全域升級,田林縣通過資源整合、模式創新與雙向協作,打造了鄉村振興的“田林樣板”。

智慧農業筑基,特色產業鋪就致富路

自2016年以來,田林縣利用粵桂協作、深圳光明的平台與資源,累計投入廣東幫扶廣西財政協作資金超4.6億元,實施利周愛善庄園、林業產業園、光明(光伏)小鎮、舊州靈芝基地等130個項目,惠及脫貧人口近5萬人。

田林縣圍繞愛善村山多地少、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產業模式單一等發展困境,投入資金6000余萬元,打造以“陽光玫瑰葡萄”為主導的現代農業庄園,現已成為當地特色農業的亮眼名片。

2022年,庄園引入“5G+智慧農業”系統,AI病虫害識別、自動化灌溉等技術的使用,使人力成本降低30%,產量提升20%,葡萄甜度穩定在18度以上,實現了農業提質增效,改變了傳統的“靠經驗種地”生產模式,讓“數字種田”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科技動能。

2024年,葡萄年產值突破35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從前幾年的5萬元躍升至20萬元。近3年,庄園更成為帶動周邊鄉村發展的強大引擎,拉動9個村集體經濟增收97.3萬元,農忙時吸納300余人就業,人均月增收約3000元。

眼下正值管護葡萄的重要時節,葡萄棚內,村民羅鳳巧和十幾個婦女正在固定葡萄藤蔓。“來這裡每天得150元左右,一有空就過來,我家還流轉了3畝土地,每年的租金收入也有3000元,比前兩年種玉米賺錢。”羅鳳巧算起增收賬眉開眼笑,像她這樣的受益者不在少數。

在舊州鎮那度村,依托粵桂協作平台建設的靈芝菌種繁育中心項目正蓬勃發展。該項目集菌種研發、繁育、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靈芝全產業鏈,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超1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帶動務工200余人次,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務工增收。

今年,田林縣將持續投入粵桂協作資金建設靈芝產品研發加工中心項目,布局靈芝智慧種植與精深加工產業,實現從種植、加工到科普展示的全產業鏈覆蓋,打造“靈芝小鎮”特色品牌,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同時,借助深圳市光明區優勢資源,積極對接東部優質智慧農業公司,共同探索數字智慧農業在田林實現的新路徑,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從智慧葡萄園到靈芝全產業鏈,田林縣通過粵桂協作和科技賦能,讓特色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未來,田林縣將繼續探索數字農業技術應用,推動傳統農業向智慧化、標准化、品牌化轉型,助力農民持續增收致富。

產業融合升級,農文旅奏響振興曲

田林縣立足資源優勢,利用愛善村自然資源與“那”文化資源,將愛善庄園重點打造成為粵桂協作平台的農文旅精品項目。2024年,愛善庄園憑借突出的產業融合成果,榮獲廣西五星級鄉村旅游區、廣西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稱號。

項目精心建設愛善村那文化園、特色鄉村民宿、風雨橋、那文化研學營地等,不斷延伸產業鏈,建成集聚葡萄採摘、“那”文化體驗、叢林秘境民宿、農耕研學等文化旅游、休閑娛樂、文化展示、觀光採摘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示范點。

今年,田林縣在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上持續發力,深化與廣西旅發集團等龍頭企業合作,依托廣西旅發集團在文旅行業的專業運營能力和資源優勢,對愛善庄園進行全方位升級。從品牌形象塑造到市場推廣,從運營模式優化到服務品質提升,每一步都精心謀劃,致力於打造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田林文旅品牌,讓愛善庄園這張名片愈發閃亮。

雙向發力拓展,文旅資源煥新彩

為激活文旅產業新動能,田林縣拓展文旅發展路徑,採取“走出去”與“引進來”雙向策略,通過雙向聯動加速文旅資源整合和價值釋放。

在“走出去”方面,田林縣攜手深圳光明區企業參加深圳旅游博覽會、中國縣域博覽會等活動,將田林優質農產品與文旅資源推向全國市場,大幅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大力提高了文旅資源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在“引進來”方面,田林縣積極響應國家文化發展戰略,深入挖掘本土特色非遺文化及鄉村文化資源,與深圳有關企業及協會搭建合作橋梁,吸引外部資源注入,共同舉辦田林縣(光明)民族文化推介展示活動。活動以文化交流為紐帶,有力促進文化消費,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實現了“非遺活化+鄉村振興+產業聯動”的多元目標。

下一步,田林縣將進一步深化與深圳光明區的合作,拓展合作領域,引入更多深圳力量參與新能源開發、文旅項目投資、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建設,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中探索產業振興新路徑,為全區鄉村振興貢獻提供可推廣的“田林智慧”與“田林樣板”,讓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鄉村振興畫卷愈發絢麗多彩。(黃學名、黃嘉怡)

愛善村河道整治工程,讓河道煥然一新。田林縣粵桂協作管理中心供圖
愛善村河道整治工程,讓河道煥然一新。田林縣粵桂協作管理中心供圖
愛善農業現代庄園技術人員安裝水肥一體化自動化設備。田林縣粵桂協作管理中心供圖
愛善農業現代庄園技術人員安裝水肥一體化自動化設備。田林縣粵桂協作管理中心供圖
愛善農業現代庄園裡,村民小心翼翼固定葡萄藤蔓。田林縣委宣傳部供圖
愛善農業現代庄園裡,村民小心翼翼固定葡萄藤蔓。田林縣委宣傳部供圖
(責編:陳麗冰、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