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州市南鄉鎮人大:助力“梅”好鄉村振興之路

近年來,橫州市南鄉鎮人大積極發揮人大職能優勢和代表作用,以南鄉楊梅節為紐帶,探索“農業產業+文化振興+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模式,助力該鎮走出一條“節會引流、產業賦能、文化鑄魂”的“梅”好鄉村振興之路。
建言獻良策 促傳統與潮流“梅”好交融
為豐富第五屆南鄉楊梅節活動內涵,橫州市人大代表、南鄉鎮黨委書記李新糧積極聯系柒萬裡、滕明秀等藝術家進行現場書畫創作,邀請女高音青年歌手王趙媛傾情演唱《好上加好》《連心歌》等歌曲。南鄉鎮人大代表陳志開策劃開展山歌對唱、非遺大鼓、獅龍巡游、拋繡球、竹竿舞等民俗活動,讓游客們在活動中親身體驗傳統文化。
“我們充分挖掘當地民間民俗文化,如《水韻梅香 壯鄉篇章》節目融合了大頭菜傳統制作過程、平陸運河等元素,將傳統與潮流文化融合﹔機器狗表演則讓科技成為傳承的新載體,綻放出不一樣的‘梅’好,吸引了約6萬名游客奔赴這一場‘梅’好之約。”李新糧說。
牽線搭橋 促線上線下共創“梅”好
南鄉鎮人大主席團助推創建了“南鄉宣傳官”微信、抖音、小紅書等視頻號,將互聯網和旅游推介、文化交流、產品展示、重大項目進展等結合起來,借契機展現南鄉的文化和風土人情,吸引游客和投資者,推動南鄉經濟發展。
李新糧積極與南寧聯通聯系,推動雙方溝通合作,並在第五屆南鄉楊梅節活動當天進行抖音現場同步直播,讓南鄉楊梅節插上“數字翅膀”。“南鄉楊梅七分甜三分酸,果香四溢,同時大頭菜、臘魚、蜂蜜也是我們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梁海城、麥森等人大代表化身“主播”,活躍在抖音直播間,積極介紹南鄉農產品,熱情與粉絲互動。同時,梁海城以“代表履職線上化、助農增收數字化”的方式,積極探索“互聯網+”履職新路徑,主動參與到助農增收的視頻拍攝中,為竹蓮村的50多畝楊梅樹代言,為梅農架起產銷“直通車”,解決楊梅滯銷問題。
此外,南鄉鎮人大主席團帶領代表們化身為“服務員”,積極引導農業經濟能人中的人大代表發揮帶頭引領作用,加強楊梅精細化和科學化管理,擴大種植規模達800畝,建成大型楊梅種植園3處。針對楊梅果期短、難保存,產業鏈薄弱的問題,積極邀請金花茶廠、周順來茶廠、香茹怡茉茶業、橫州大曲酒業等知名企業單位參展,為企業和梅農之間和其他企業之間搭建了一個有效的交流平台,為發展楊梅果干、楊梅果醬、楊梅果蜜餞、楊梅果酒等精深加工拓展產業增效新空間。引導近千名游客們手提採摘籃,走進楊梅園體驗採摘活動,享受“枝頭紅透、指尖留香”的“酸甜”樂趣,促進“產銷互動”。(蒙玉春)
來源:橫州市南鄉鎮人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