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雙軌育人 三維賦能

北海市海城區高德小學以足球為支點撬動體教融合新范式

2025年04月24日11:10 |
小字號

在綠茵場上,一群身著球服的小學生正進行著激烈的足球對抗賽。令人注目的是,場邊裁判在記錄技術得分的同時,還觀察著球員們的團隊合作與文明禮儀。這是北海市海城區高德小學“三維”足球課程評價的創新實踐場景,也是該校探索體教深度融合的生動縮影。

破立之間:重構足球育人新坐標

面對傳統體育教育“重技能輕品德”的痼疾,北海市海城區高德小學以“健體·崇德·立人”為核心理念,構建起“健體+崇德”雙軌並行的育人坐標系。該校校長介紹:“我們突破性地將體育品德納入評價維度,讓每個傳球都承載育人價值,每次對抗都成為品德課堂。”

該校創新實施的“三課五步”教學模式,將足球課程細化為啟夢、筑夢、圓夢三級進階式。低年級通過游戲化教學激發興趣,中年級強化戰術素養培養,高年級則側重競技精神塑造。課程實施中獨創的“興趣激發、知識解析、實踐強化、身心調節、反思閉環”五步教學法,使足球教學從單一技能訓練升華為綜合育人載體。

“過去孩子踢球總被批評‘玩物喪志’,現在家長看到孩子既增強了體質,又學會了尊重對手、團隊協作,態度完全轉變了。”體育教研組長許承富感慨道。

三維評價:撬動核心素養新支點

北海市海城區高德小學將體育品德納入評價體系,構建的“學習態度、運動技能、體育品德”三維評價模型頗具開創性。通過評價手冊對技術指標形成量化對照,構建起立體的素養評估網絡。

這種革新在實踐中催生了諸多暖心場景:學生在主動加練后幫助隊友收拾器材﹔校隊隊長在海城區聯賽中主動扶起摔倒對手……“我們不僅要培養會踢球的學生,更要培育有體育精神的時代新人。”分管德育副校長徐志輝如是說。

課程實施的“學練賽評”一體化設計同樣體現創新思維。結合教師觀察、學生互評、家長反饋構建的多元評價矩陣,使教學評價從終結性判斷轉向形成性指導。這種動態評估機制讓學生在階段性報告中呈現出“技能與品德協同發展”的特征。

生態共建:締造協同育人新范式

該校突破性地構建起“內—外—內”家校社協同機制,形成育人合力。校內通過班級聯賽夯實基礎,校外借力俱樂部資源提升專業水平,更創新性開展“家庭足球日”“社區友誼賽”等活動。建立校際聯盟、聯動俱樂部訓練基地,使足球教育突破校園圍牆。

四級聯賽體系(班級-社團-校級-俱樂部)的建立,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展示舞台。數據顯示,全校學生100%參與班級聯賽,學生自願加入足球社團,形成金字塔式人才梯隊。

家校社深度協同催生化學反應:家長組建的“后勤志願團”、俱樂部提供的專業場地,共同構筑起足球育人生態圈。這種“自內而外激發動力,自外而內引入資”的良性循環,使該校足球教育始終保有活力與溫度。

北海市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所劉翔主任認為:“北海市海城區高德小學的實踐破解了體教融合難題,其三維評價體系和協同育人機制具有重要推廣價值。”隨著“雙減”政策深入推進,這種以特色項目推動五育融合的創新模式,正在為新時代學校體育改革提供鮮活樣本。

如今在北海市海城區高德小學,足球早已超越運動項目的范疇,成為撬動全面育人的戰略支點。當夕陽映照綠茵場,孩子們揮洒汗水的身影,正勾勒出體教融合的生動圖景——這裡培養的不僅是足球少年,更是人格健全、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接班人。(龐旭、丁金金)

來源:北海市海城區高德小學

(責編:許藎文、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