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區:干群聯動齊抗旱 多措並舉保民生
2025年04月23日11:38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灌溉水田。
開春以來,持續的干旱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嚴峻挑戰。面對旱情,貴港市港南區各級黨委、政府迅速行動,全力保障群眾生活和農業生產用水,努力將旱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4月18日,來到鄭村的甘蔗田,一幅為水忙碌的畫面映入眼帘。東津村與鄭村的村干部們正站在田頭,神情專注地商量著水渠供水事宜。他們時而低頭查看田中的土壤墒情,時而指向遠處的水渠比劃著,討論如何更加合理地分配水源,確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滋潤,每一株農作物都能在干旱中茁壯成長。
港南區新塘鎮塘表村村民打井灌溉。
東津村副支書陳有旺介紹:“自3月28日起,東津村榨鋪屯抽水站便開足馬力開始抽水作業。截至目前,抽水用於插田的面積已達2300多畝,受益的不僅有東津村,還包括鄭村和甘寺村。預計在一周之內,便能充分滿足三個村的用水需求。”陳有旺話語中,滿是對抽水站及時“救場”的欣慰與對解決用水難題的信心。
東津村副主任、民兵營長蒙雄光表示,改良后的榨鋪屯抽水站於2024年上半年驗收投入使用。長達約2800米的水渠,像一條條“生命線”,將抽水站與各村相連。該抽水站配備55kw的發動機,每天從7時持續抽水至24時,源源不斷為農田輸送“生命之水”。
鉤機清理水渠。
與此同時,在港南區橋圩鎮,姚平村、新華村、振南村,八塘街道新陸村,新塘鎮塘表村、嶺尾村等村的群眾在政府的引導下,不等不靠,積極開展抗旱自救行動。村民們齊心協力打井灌溉農田或維修泵站,用汗水和努力書寫著抗旱保春耕的決心。
據統計,截至目前,港南區累計動員抗旱人力1.86萬人次,累計清淤渠道20公裡以上,清除了多道擋水牆、攔水板等,確保水源可快速到田。全區100多座電灌站全面啟用進行抽水灌溉,有效改善灌溉農田面積6萬多畝,全力守護著豐收的希望。
甘益江 羅彬 黃定照 攝影報道
(責編:王勇、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