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服務跟著群眾走” 就醫難題變“暖心體驗”

在醫院,患者無需預繳押金即可住院治療﹔在社區,行動不便的老人通過手機預約護士上門換藥﹔在診室,復診患者享受“一號管三天”的便利……
民生服務,重在實效。2024年以來,廣西田東縣衛健系統堅持以“服務跟著群眾走”為導向,聚焦群眾就醫痛點,推出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切實將“就醫難”轉化為“就醫暖”。
“先診療后付費”,健康保障更有力
“以前住院要交押金,壓力大得很。現在直接看病,出院再結算,流程快,負擔也輕了!”在田東縣人民醫院住院的黃女士感慨道。
2024年3月起,田東縣人民醫院、田東縣婦幼保健院在全區率先面向全部參保人群推廣“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模式。參保患者入院時無需繳納押金,僅需在出院時支付醫保報銷后的自費部分。這一政策不僅簡化了住院流程,更有效緩解了群眾“住院貴、住院難”問題。
田東縣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蘇家輝表示:“通過推廣全部參保人群的‘先診療后付費’這一措施,有效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也進一步改善了醫院的就醫服務,醫院與患者的溝通更高效,服務流程更優化。我們還將醫保結算與醫療救助銜接,重點保障低收入群體的醫療需求。”據統計,政策實施以來,已有超5000名患者受益,人均住院費用自付比例下降15%,因病致貧風險顯著降低。
“一號管三天”,復診流程更省心
在田東縣中醫醫院復診的王女士拿著挂號單,徑直走向診室,“不用重新挂號,護士直接引導,省時又省錢!”她對這項新政策連連稱贊。
過去,患者若需復診,往往需重復挂號、繳費,既費精力又增負擔。針對這一痛點,2024年6月,田東縣在縣級公立醫院普通門診試行“一次挂號管三天”政策。患者在首次就診后三天內,因檢查、檢驗等原因復診時,無需再次繳納挂號費。
目前,該政策已在田東縣人民醫院、田東縣中醫院、田東縣婦幼保健院全面鋪開。數據顯示,政策推行后累計復診患者19909人次,節約診療費24.7萬元。田東縣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群眾少跑腿、少花錢,就是我們改革的目標。”
“互聯網+護理”,居家服務更貼心
“多虧了上門換藥服務,不然我真不知道怎麼辦!”看著兒子農先生的雙下肢傷口逐漸愈合,王大媽眼眶濕潤。
39歲的農先生,雙下肢傷口感染近兩年未愈。因從小患病導致精神異常,交流困難,經常到處游走,同時也十分恐懼和抗拒去醫院看醫生。田東縣人民醫院通過“互聯網+護理”平台,連續6次派護士上門換藥,最終使其康復。“線上預約、線下服務,既專業又暖心。”王大媽說。
據田東縣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黃瑩介紹,2023年起,醫院為行動不便患者提供延續性居家護理服務,累計開展上門服務127人次。同時,通過義診、健康講座等方式,將護理指導延伸至社區,惠及居家老人、術后患者等特殊群體。“減少居家老人、行動不便特殊人群奔波就是減輕負擔,這是我們推出的一項便民服務。”黃瑩強調。
“檢查結果互認”,就醫負擔再減輕
“以前換一家醫院就要重新做檢查,現在不用重復檢查,省了錢還少遭罪!”慢性病患者李先生的點贊,道出了群眾心聲。
以往,跨院就診需重復檢查,既浪費資源又增加負擔。2025年,田東縣大力推進檢查結果互認,明確互認項目清單及流程,並強化質量控制。目前,全縣3家二級公立醫院已實現檢驗結果互認和醫院間調閱,累計受益245人次,減免費用1.7萬元。
“互認不是簡單‘一刀切’,而是建立在嚴格質控基礎上。”田東縣衛健局醫政科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擴大互認范圍,讓更多患者受益。”
“騰位於民”,就診環境更舒心
患者廖女士駕車駛入田東縣人民醫院新規劃的停車場,不到兩分鐘便停好了車。“過去繞路找車位,現在方便多了!”她笑著說。
田東縣3家公立醫院均在縣城中心,“就診停車難”是患者和家屬就診的“第一件”煩心事。3家醫院通過重新規劃,新增小車位282個、電動車位300個,並優化停車指引系統。“停車位雖小,卻是群眾就醫的‘第一站’便利。”田東縣人民醫院后勤科科長黃浪表示。
一項項惠民舉措落地生根,彰顯了田東縣衛健系統“人民至上”的初心。“未來,該縣將繼續以“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率”為目標,破解就醫難題,讓群眾健康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田東縣衛健局局長何少斌表示。(周章師、黃妍)
來源:田東縣委宣傳部 田東縣衛生健康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