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黃之術煥新 康養融合致遠
——賀州市守正創新推進“中醫藥+”

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山水孕育、自然溫養的賀州,在發展中把穩舵,一項項創新舉措培補起中醫藥守正創新的“正氣”“元氣”,通過推出系列“中醫藥+”組合拳,奏響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
制度創新,激發“中醫藥+”發展新動能
巍巍萌渚,泱泱賀江。
在賀州這方“三省通衢”的沃土上,目前種植肉桂、八角、羅漢果、黃精、金線蓮、鐵皮石斛、草珊瑚、黃花倒水蓮、杜仲等40余種中草藥,其中50畝以上的中藥材種植基地38個,種植面積9.82萬畝。
2024年5月16日,賀州市中醫藥管理局揭牌成立。
如何牢牢把握自然稟賦優勢,將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胸懷民生情懷,傳承創新發展,賀州的探索實踐步履堅實,一往無前。
圖為賀州市東融瑤醫藥研究院研發的養生保健產品
深入實施中醫藥發展戰略,按照“建高地、強基層、提能力”的目標,推動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謀深慮遠,成之因也。賀州市相繼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
成立中醫藥民族醫藥工作領導小組,強化政策保障,推進全市中醫藥傳承創新工作高規格、深層次、多維度開展﹔
高瞻遠矚、統籌謀劃,制定出台促進中醫藥壯瑤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相關方案,提出了7個方面18項具體舉措,撐起中醫藥發展“骨架”﹔
平桂區草珊瑚種植基地入選“廣西中藥材示范基地”,賀州市獲評“廣西道地藥材生態種植示范市”,賀州市入選“自治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項目建設城市”﹔
……
如今,賀州市按照“標准化、規模化、良種化”要求,重點打造以連翹葉、桑葉、蒲公英、菊花、金銀花等為主的藥茶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面積5萬畝以上。高標准、成規模的藥茶種植助力中醫藥產業向深度延伸。
乘風而起,借勢而行。賀州市以產業融合與技術創新為契機,助力中醫藥發展——
圖為華潤三九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賀州基地)智能中藥房(代煎中心)正式啟用
圖為智能中藥房(代煎中心)的煎藥機通過智能程序控制火候和時間
華潤三九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賀州基地)的智能中藥房(代煎中心)投入使用,通過自動化煎藥設備和物聯網技術,實現處方處理、煎煮、配送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服務效率提升40%以上,日均處理處方量1200余份,惠及周邊數萬居民﹔
依托灣區智力資源推動養生保健產品研發,賀州建成瑤醫藥研究室,粵港澳大灣區、市中醫醫院專家團隊聯合完成瑤醫藥產品痛風貼市場轉化,開發出5大類18個品種的中醫營養藥膳、中藥膏方、中藥茶飲、瑤藥王錘、瑤藥枕等產品﹔
……
一系列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政策和舉措,為賀州中醫藥守正創新發展擘畫出一幅宏偉藍圖。
文化引領,打造“中醫藥+”發展新高地
“新開設的‘中醫閣’讓我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現在我們在家門口就能獲得中醫治療,非常方便。”八步區蓮塘鎮的村民高興地說道。2023年,覆蓋全市的65個中醫館項目已全部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好醫生,就能享受到推拿、拔罐、艾灸、針灸等服務,老百姓贊不絕口。
改善醫療服務的步伐,從未停歇。近年來,賀州市積極探索中醫藥服務新模式,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市中醫醫院與廣東省中醫院簽訂合作協議,深化在技術支持、人才培養、雙向轉診、資源共享等方面合作,建設粵桂兩地“高鐵兩小時醫療圈”。
圖為賀州市中醫醫院與廣東省中醫院合作簽約儀式現場
在“岐黃文化潤童心 杏林薪火度國慶”中醫藥知識傳承活動中,孩子們與市中醫醫院醫務人員共同誦讀《四君子湯》,開啟了一場有趣的中醫藥文化體驗之旅。
圖為第一屆賀州市中藥(壯瑤藥)藥膳大賽現場
把中醫藥文化精髓傳播下去,把中醫藥健康服務延伸下去,把中醫藥科普知識宣傳下去。賀州市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健康有約·中醫藥文化夜市(集市)”“中醫名家講堂”等活動,以及中醫中藥中國行賀州行動和膏方節、冬病夏治等科普宣傳,一系列豐富活動幫助廣大群眾了解中醫、認識中醫、感受中醫,讓中醫藥惠及千家萬戶。
圖為2025年賀州市首場“健康有約·中醫夜市”活動現場
打造“紅領巾中藥園”,設立“瑤醫藥廣播站”,開展“中醫藥膳比賽”“葉畫比賽”“杏林瑤小護比賽”,建立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聘任中醫類別醫師擔任社團課“客座教師”……一系列扎實舉措營造了愛中醫、信中醫、用中醫的濃厚氛圍。
人才賦能,培育“中醫藥+”發展新支撐
厚植土壤,精育良才。
挖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必須培養大批中醫“專才”。
近年來,賀州市不斷完善中醫人才隊伍建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健全人才激勵評價機制,創造更加有利於專業人才成長的政策、環境、條件,為中醫藥人才培養提供可持續發展保障。全市現有廣西名中醫2名,先后開展3批次名中醫、優秀青年中醫師和基層優秀中醫師評選活動,評選出14名賀州市名中醫、32名優秀青年中醫師、3名基層優秀中醫師。
圖為賀州市第三批名中醫、優秀青年中醫師、基層優秀青年中醫師評選會現場
巧借東風快行船。賀州市充分發揮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深化跨區域合作,構建“東融”發展新格局。依托“東融杰出醫療人才工作室”項目,累計認定22個工作室,引進廣州中醫藥大學等大灣區高校的專家團隊開展技術協作與科研攻關。
圖為賀州市人民政府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簽訂“市校合作”框架協議
與此同時,賀州市先后開展了多期“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卓越中醫藥師資(中醫規培骨干師資)培訓”“中醫文化講堂”,傳承發展中醫事業。
圖為國醫大師黃瑾明在市中醫醫院坐診
圖為東融杰出醫療人才黃慈波教授在市中醫院坐診
代代有創新,代代謀發展。賀州多方引進中醫流派專家,先后成立國醫大師黃謹明傳承創新工作室、桂派中醫大師謝勝賀州傳承工作站、桂派中醫大師羅偉生賀州傳承工作站﹔打造富川民族醫醫院楊秀榮、昭平縣中醫醫院陳貴才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新建馮春仁瑤醫名醫傳承工作室……出類拔萃的中醫藥人才隊伍為傳承創新發展蓄滿蓬勃后勁。
壯大產業,做強“中醫藥+”發展新品牌
草木葳蕤,暮春的昭平縣富羅鎮,村民們忙碌並快樂著。白天從地裡摘回金銀花、桑葉,趕在夜幕降臨前,運到縣上的醫藥產業園中售賣。
如今,位於昭平縣的廣西華泰藥業有限公司日益壯大。公司集種植研發、加工檢測、電商展銷於一體,和農民聯營、自辦了11個千畝以上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組建了8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1200多戶農戶發展中藥材種植。
中藥資源是發展中醫藥產業的重要物質基礎。天然的“藥庫”,賦予賀州發展中醫藥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
在富川瑤族自治縣,廣西錦沐仁和中草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租賃1400多畝土地種植中草藥材,建立中藥材GAP生產基地,建成縣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富川華潤三九(南藥)產業示范區。
圖為富川瑤族自治縣西嶺藥谷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圖為富川瑤族自治縣新華鄉中草藥種植基地
面對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廣西全力支持壯瑤醫藥發展的機遇疊加期,賀州市秉承“種好藥、用好藥、做好藥”理念,發揮產業聚集優勢,引進華潤三九藥業等國內知名企業,打造中藥材標准化種植工程,高規格謀劃現代中藥產業集群。積極搭建企業、科研院所、技術推廣單位、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合作平台,推進科技協作,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中藥材產品發展機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
通過“中醫藥+產業”模式,賀州市將藥材種植與鄉村旅游、健康養生結合,打造“定制藥園”和藥食同源示范區,帶動2萬余戶脫貧戶增收,激活農業農村發展“一池春水”。
找准中醫藥文化與健康新需求的契合點,是中醫藥相沿不輟的關鍵。
八步區賀街醫養結合項目入選國家典型案例,通過整合中醫診療、康復護理與養老服務,形成“醫、養、游”一體化模式﹔八步區森林仙草健康產業示范區榮獲“廣西第一批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稱號﹔市中醫醫院著力將黃姚院區打造成集中醫醫療、康養旅游、文化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服務體,進一步延伸中醫藥產業鏈……
圖為八步區森林仙草健康產業示范區
傳承精華,中醫藥發展才能源遠流長﹔守正創新,中醫藥發展才會清流激蕩。賀州市將繼續錨定打造具有賀州特色的中醫藥品牌,充分利用“世界長壽市”“全域長壽市”的特質,打造生態康養旅游新業態,推動中醫藥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行穩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