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傳情 奧黛同心
2025年中越邊民“三月三”非遺展示活動在廣西靖西舉行

人民網靖西4月13日電 4月11日至12日,2025年中越邊民“三月三”非遺展示活動在廣西靖西舉行。本次活動以“繡球傳情 奧黛同心”為主題,通過聯合開展十余項特色活動,以文化交流為紐帶,續寫山水相連、雙向奔赴的友誼。
中越青年新民歌音樂會。人民網 馮肖慧攝
在4月11日晚舉辦的中越青年新民歌音樂會上,雙方青年同台獻藝,將傳統山歌與流行音樂元素相融合,演唱了《論詩》《望月思君》《朵嗨·醉月》等民歌改編的現代曲目,既保留了山歌的婉轉悠揚,又注入了青春活力,演繹著文化血脈的深層共鳴。
靖西壯族服飾與越南奧黛服飾走秀。人民網 馮肖慧攝
非遺展演融山水。4月12日,鵝泉景區化身文化交融的舞台。靖西壯族男青年劉政與來自越南的農氏香攜手走秀,展示靖西壯族服飾與越南奧黛服飾。蓮花步道上,壯錦寬袖與奧黛流水線條的完美融合,吸引游客駐足觀賞。“我們將研發融合壯錦與越南檳榔葉紋樣的新式服裝。”壯族織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李村靈表示,首批10件創新作品不久后將作為常設展品。
在特色美食展銷區,“舌尖上的非遺”成為另一大亮點。靖西五色糯米飯、艾葉糍粑,靖西腰果、百香果、巴沙魚,以及越南咖啡、春卷、蝦餅等美食匯聚,吸引游客駐足品嘗。據悉,腰果、百香果、巴沙魚等特色產品均為靖西落地加工產品,近年來該市依托沿邊地區互市貿易的資源優勢,將來自越南的“跨境”小原料轉化為邊貿大產業。同時,邊民在互市貿易過程中,相互分享生活經驗、風俗習慣,帶動了文化的自然交流與傳播。
文化交融敘真情。活動當天,最具象征意義的當屬拋繡球交流活動,雙方各派12名青年混合組隊,使用靖西舊州古鎮特制的12瓣繡球競技。“過去傳遞愛情,現在連接友誼,繡球這一壯族傳統定情、吉祥信物被賦予了‘友誼之橋’的新內涵。”靖西壯族繡球制作技藝傳承人王秀芬說,這項源自青銅飛砣的古老技藝,如今已發展為靖西年產值超兩千萬元的文創產業。
末倫表演。人民網 馮肖慧攝
此外,作為此次活動的展演內容之一,末倫表演在鵝泉景區驚艷亮相。活動現場,身著壯族傳統服飾的表演者以悠揚的曲調、生動的說唱,展現了這一古老藝術的獨特魅力。“末倫是壯族人流淌在血液裡的歌,我們要讓它在新時代繼續傳唱下去。”自治區級末倫傳承人梁燕琴的現身說法,更讓游客感受到非遺傳承的堅守與創新。
水上鵝仙秀。人民網 馮肖慧攝
下一步,靖西將陸續舉辦邊民文化交流活動,並以此為契機,探索實施團體旅游口岸簽証便利化等政策。同時依托“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文化旅游品牌活動消費熱潮,推動繡球、壯錦、腰果、酸嘢等靖西好物“走出去”,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馮肖慧 黃俊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