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稅小青”走進“三月三”大集市

2025年04月03日17:32 |
小字號

“柳浪咧,咧浪柳,柳柳浪咧咧浪柳”,伴隨著這熟悉的旋律,一年一度的廣西三月三歌圩節如期而至,恰逢第34個全國稅收宣傳月。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稅務局的“稅小青”們積極響應,走進廣西環江嘉年華大集市,以“稅收·法治·公平”為主題,與少數民族群眾共襄盛舉,共話民族情誼,將稅費宣傳巧妙融入到節日的歡樂氛圍中。

感受非遺,傳遞稅收政策

花竹帽,毛南族稱之為“頂卡花”,象征著吉祥與幸福,是毛南族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也是女子出嫁時不可或缺的嫁妝,被譽為毛南族的“族寶”,其編織技藝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稅小青”們駐足於攤位前,沉浸於非遺的魅力之中,並向非遺傳承人譚素娟老師詳細講解了與非遺項目相關的稅收政策。攤位上,各式各樣的竹編工藝品琳琅滿目,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稅小青”們適時送上精心准備的稅費政策大禮包,鼓勵譚素娟老師加強非遺技藝的宣傳與傳承,讓“花竹帽”走出環江,讓更多人了解並喜愛這一非遺藝術。

在另一處毛南族木雕技藝“儺面”非遺項目攤位前,第八代傳承人譚建新老先生熱情地向游客們介紹著面前36副形態各異的儺面。

“這個是三界公、這個是靈娘、這個是萬歲娘娘。”譚老先生如數家珍地介紹,“這些儺面分別對應著毛南族中流傳的36個神話人物,有文、武、善、凶4大類72種面相。”

“稅小青”認真聆聽譚老先生的講解,了解到毛南儺面不僅具有豐富的視覺藝術語言,還承載著記載歷史、傳承文化、表達生活的三項重要任務,與毛南族老百姓的傳統生活息息相關。隨后,稅費政策宣傳員用毛南語詳細講解了非遺項目經營個體工商戶在增值稅、銷售額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並祝願譚老先生身體健康,將儺面雕刻技藝代代相傳。

助力特色產業,攜手共創未來

“歡迎品嘗環江特產甘栗仁,軟糯香甜零添加,個頭飽滿純天然。”廣西環江益香園食品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熱情地招呼著往來游客。“稅務人員經常到工廠對我們進行納稅輔導,送稅收優惠政策,助力我們降低經營成本,讓走不出大山的小板栗成為大家喜愛的休閑食品。”益香園工作人員感激地說。

“今天客人到毛南,男女老少喜開顏……”好客的毛南群眾熱情地邀請游客和“稅小青”們一起唱起了毛南《迎客歌》。在集市現場,“稅小青”們穿梭其中,將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辦稅指南、社保、醫保政策、個稅匯算等稅費宣傳資料,以通俗易懂的普通話、毛南語、壯語向當地群眾和游客進行宣傳講解。

在“三月三”大集市的助力下,環江非遺、特色產業通過游客的手機鏡頭飛向五湖四海,不僅提升了知名度,更為環江民族特色產業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來,環江稅務局將不僅僅局限於活動現場的政策宣傳,還將積極主動深入企業、深入群眾,探索政策幫扶、宣傳聯動等機制,全力以赴助力毛南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紅火。(李濟兵)

來源:河池市稅務局

(責編:許藎文、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