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田林:一針一線“繡”出致富“錦繡圖”

![]() |
陽光下的繡品顯得格外耀眼。覃國峰攝 |
陽光透過窗櫺落在繡花針上,映出一道金光,把棉布上色彩斑斕的瑤繡紋飾照得格外鮮艷。在田林縣八渡瑤族鄉那拉村瑤繡創意產業園裡,隻見數個身著瑤族傳統服飾的繡娘正聚精會神地創作著手中的作品,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田林瑤族刺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盤海燕手把手指導繡娘穿針引線。“看,這針腳要細密且均勻,才能讓花紋飽滿生動。”話音未落,盤海燕已接過繡布示范,針尖在布面上輕盈跳躍,轉瞬間一朵八角花躍然眼前。
據了解,田林縣瑤族支系眾多,各瑤族村寨的婦女們傳承了祖先留下的刺繡、織錦、印染等傳統工藝,特別是田林瑤繡裡的幾何紋、樹紋、八角紋、禾苗紋以及山水花鳥等花紋,針腳細密,色彩鮮艷,變化多端。田林瑤族刺繡技藝於2018年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為推動瑤繡產業發展,近年來田林縣通過強化政策扶持、建立非遺陣地、培育非遺隊伍等措施,投入635萬元在八渡瑤族鄉那拉村打造瑤繡創意產業園,常態化開展瑤繡技藝培訓,並與廣西藝術學院、廣西民族大學、百色學院等高校建立合作機制,打造“非遺研學平台”,開設瑤族刺繡傳統文化體現選修課,不斷促進瑤繡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盤海燕以瑤繡技藝為紐帶,先后創辦了田林縣盤王民族刺繡廠及田林縣淺雅瑤繡銷售中心,培養了一大批本土繡娘,繡品主要銷往湖南、廣東等地,每年為群眾創造收入約106萬元。“在家沒事做的時候就來這裡刺繡,一年下來能賺1萬多塊。”55歲的村民盤美英在學習刺繡后,熟練掌握了多種針法,每月都能通過刺繡獲得穩定的收入。
“去年我們推出的瑤繡產品吉祥香包賣得很火,甚至接到了英國、美國等海外地區的訂單。”盤海燕滿懷信心地表示,他們將繼續深挖瑤繡文化內涵,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藝人才,持續推出挂包、茶袋、飾品等一系列新穎的文創產品,並借助電商平台、直播帶貨等新興銷售模式,讓田林瑤繡走進更多人的生活,帶領更多群眾走上致富路。(黃學名 鄧國禮)
![]() |
瑤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盤海燕指導繡娘刺繡。文俊鋒攝 |
![]() |
繡娘在交流刺繡技藝。覃國峰攝 |
![]() |
開展瑤繡技藝培訓。覃國峰攝 |
![]() |
刺繡廠正在趕工制作刺繡。黃冬媚攝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