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容縣:創新機制促和諧 聚焦民意辦實事

2025年04月03日10:31 |
小字號

“陳叔,調解達成協議后,你們雙方相處怎麼樣?您有什麼新的想法?”日前,容縣人大代表黃志華和浪水鎮干部在“代表回訪日”活動中對已化解的糾紛進行后續跟蹤問詢。此前,這起歷時半年的山界糾紛在人大代表參與下,通過組織現場勘查、召開聯席調解會、邀請法律顧問釋法說理,雙方已達成和解協議。

穩定是發展的基石。浪水鎮人大創新機制助力基層治理。一是推行“代表+網格”機制,組織61名人大代表嵌入基層網格,通過日常走訪排查矛盾糾紛。二是實行“專業代表調解”機制,由8名具備扎實法律知識及司法實踐經驗的人大代表組成調解團,對矛盾糾紛當事人釋法說理。三是實行“閉環監督”機制,把調解工作納入人大代表年度監督計劃,組織人大代表定期開展“代表回訪日”活動進行后續跟蹤問詢,確保案結事了人和。

今年以來,浪水鎮人大聯合鎮綜治辦、司法所和容縣公安局浪水派出所等職能部門,成功調解山林土地、鄰裡矛盾、家庭婚戀等領域的矛盾糾紛11起,調解成功率達100%。同時,鎮人大組織專項監督3次,提出建設性建議5條,為創新基層治理、促進社會和諧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

聚焦群眾所需所盼辦好民生實事,是基層人大履職為民的重要內容。從2023年起,靈山鎮人大按照容縣人大常委會的工作部署,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通過群眾“點單”、代表“定單”、政府“領單”、人大“驗單”的為民辦實事新模式,推動了民生實事項目工程建設由“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轉變,更加精准地解決基層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近兩年,實施了華埌村灌溉壩修復項目和當中村引水壩、三面光水渠項目,解決了農田灌溉用水難題﹔投資70多萬元建設金京供水工程,讓300多戶村民飲上衛生的山泉水……”說起民生實事項目工程,靈山鎮人大副主席梁燕妮如數家珍。

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探索和實踐。據悉,靈山鎮已通過人大代表票決制實施民生實事項目6個,累計投入資金147.98萬元,項目涵蓋了農村安全飲水、村屯道路和農業生產等領域,直接受益群眾達2.3萬多人。

下一步,靈山鎮將會同職能部門凝心聚力辦好“打通斷頭路”“點亮門前燈”等民生實事,及時解決基層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痛點”“堵點”問題,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封曉天 廖春清 何泰源)

來源:容縣縣委宣傳部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