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廣西藥檢院:技術支撐護航藥品安全 科技賦能服務產業發展

2025年04月02日10:22 |
小字號

廣西藥檢院以“加減乘除”四字訣,不斷攻克技術難題,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推動藥品高水平安全和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從搭建國際交流平台、獲批國家級科研平台,到開發前沿檢測技術、完成重大監測任務,生動詮釋了技術支撐護航藥品安全,科技賦能服務產業發展的巨大潛能和應用效果。

用“加法”做實制度保障。為將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相繼出台揭榜挂帥、科研綠色通道、科技獎勵等制度,激活全院干部職工內生創新動力。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51項,在廣西技術市場登記服務合同73項。在研科研項目49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部級9項、市廳級39項,聚焦中國—東盟中藥(傳統藥)標准協調、高端藥用蔗糖、1.2類創新藥等領域開展研究,服務廣西經濟社會發展。

用“減法”做優工作程序。依托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直線”與企業對接,“主動”發現問題,“平台賦能+產業孵化”快速輸出,不打折扣、不繞彎路為30家企業解決78個技術難題,解答專業技術咨詢約300人次,注冊檢驗比法定時限縮短約10%,減環節、減時間、減程序,打造服務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生態。

用“乘法”做強技術服務。在制度保障和工作程序“雙重加持”下,加速科研成果向產業應用轉化,取得系列成效。搶抓“人工智能+”機遇,攜手南寧本土企業研發人工智能設備“機器人微生物檢測樣品制備平台”,獲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認定為廣西國內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參與編制《廣西海洋中藥材標准》,完成熊膽粉、眼鏡蛇飲片標准修訂工作,全力支持熊和眼鏡蛇養殖產業轉型升級。同時,與東盟各國在中藥(傳統藥)領域建立長期友好交流合作機制,深度參與國際標准制定,完成1個中藥材國際標准(ISO/TC 249)答辯任務,1名越南籍杰出青年科學家入桂駐院工作,全力推進中國—東盟合作基金項目,合力打造“中國—東盟藥材質量交流平台”。與澳門方合作,簽訂“中藥材跨境供應鏈數字化項目合作協議”,聯合構建跨境電子交易供應鏈平台。

用“除法”做准服務監管。探索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利用AI、DNA等技術,自主開發風險物質高通量大數據篩查平台,可篩查非法添加、風險物質組分約一萬種,在案件查辦工作中發揮有力支撐,助力監管快速“清除”違法違規危害。完成中藥材質量監測專項任務,發現摻偽、摻假等問題,警示加工生產亂象。國家化妝品抽檢靶向率7.12%,排名全國第一。完成“非法添加依托咪酯”等案件查辦的應急檢驗175批,充分發揮技術支撐前哨作用。(陳淑賢)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