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以熱血為墨,書寫凡人不凡篇章

四位堅持無償獻血的愛心人士。百色市中心血站供圖
在生活的平凡舞台上,總有一些人以非凡的善舉,為生命添彩。幾年來,百色市四位長期堅持無償獻血的愛心人士——張氏心、何祖長、韋凱彬和黃忠余,用他們的熱血義舉,向社會詮釋了奉獻的深刻內涵。
2011年,張氏心邁出了她熱血征程的第一步,捐獻400毫升全血。此后14年,她的腳步從未停歇,累計獻血102次,總量達40800毫升。從最初的嘗試,到后來每年穩定捐獻400毫升血液,她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熱血匠人”,用自己的堅持,為無數危重患者點亮希望之光。她常說:“能幫助他人,就是人生最大的意義。”這份質朴的信念,支撐著她在獻血路上越走越遠。
在中國鐵路南寧局百色車務段,何祖長不僅守護著列車的安全運行,更以熱血踐行著共產黨員的使命。23年間,他累計獻血39700毫升,完成了100次獻血壯舉。他的獻血頻率精確得如同列車時刻表,2024年捐獻15次單採血小板,2023年17次,2022年16次……他笑言:“鐵軌連接遠方,熱血連接生命。下一程,150次!”在保障鐵路運輸的同時,他也用熱血為生命鋪就通道。
3月11日,對於韋凱彬而言,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這一天,距離他2013年3月11日首次獻血正好十年,也是他完成第50次獻血的時刻。十年前,連握緊拳頭都會發抖的他,如今已對獻血流程熟稔於心。從全血到成分血,他始終秉持“生命至上”的信念。自2020年起,每年堅持單採血小板捐獻,他用行動詮釋著平凡人也能成為他人的超級英雄。
90后的黃忠余,把獻血變成了“生活儀式感”。9年間,他跨越幾座城市,完成50次獻血,還留下700毫升異地獻血記錄,堪稱“移動愛心站”。每次走進捐血屋,工作人員都會熱情迎接他。他說:“每一次獻血都是對生命的承諾,我希望更多人能加入這場愛心接力。”他以青春之熱血,詮釋著奉獻的力量。
一位健康成年人獻血400毫升,僅佔體內血液的10%,卻能挽救1—3名患者的生命。韋凱彬和黃忠余的20000毫升血液可填滿約40個礦泉水瓶﹔何祖長的39700毫升熱血,若連成直線可貫穿3節高鐵車廂﹔張氏心的40800毫升獻血量,相當於將全身血液置換8次。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溫暖人心的時刻:有獻血者在陽光下閉目養神的寧靜,有年輕人獻血時自拍的樂觀,更有長期獻血者手臂上縱橫交錯的愛心印記。
張氏心、何祖長、韋凱彬和黃忠余,他們是平凡的普通人,卻在無償獻血的道路上,成為不凡的生命守護者。他們用熱血匯聚成愛的海洋,讓生命的希望在這片海洋中揚帆遠航。(陸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