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三張清單”整合資源

梧州市:深化社保卡服務推進“一卡通”建設

2025年04月02日09:57 |
小字號

“現在社保卡服務實在太好了,謝謝你們!”近日,廣西梧州市社保中心收到96歲高齡李女士的電話求助,因社保卡丟失無法到銀行辦理,給就醫購藥等帶來很大不便。了解情況后,工作人員馬上聯系附近的銀行網點上門為李女士辦理社保卡挂失、補辦及激活等業務,拿著嶄新的第三代社保卡,李女士對社保卡服務連連稱贊。

這是梧州市持續優化提升社保卡服務水平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梧州市聚焦社保卡簽發、申領和應用,制定資源、服務、應用“三張清單”,持續深化和拓展“一卡通”應用,讓社保卡成為群眾享受便捷服務和居民服務的“民生卡”。截至2025年2月,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數達344.9萬人,實現參保人群全覆蓋﹔為269.35萬名居民簽發電子社保卡,簽發率達95.08%。

堅持整合打包,讓資源“下得去”。一是高位推動“整”。將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建設納入梧州市為民辦實事“十大”工程計劃,市本級和7個縣(市、區)成立社會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領導社保卡一卡通管理、應用和服務推廣工作,基本形成區、市、縣聯動、部門協作、方案銜接的組織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二是多方聯動“建”。與交通運輸、文化和旅游、行政審批、醫保等四個部門成立“一卡通”建設工作專班,加強與全市1.3萬個參保單位、10個發卡合作銀行的協作聯動,打破跨系統跨部門數據壁壘,開展線上應用服務接入和線下應用場景拓展,合力推動“一卡通”工作落地見效。三是規范流程“督”。建立“月通報、季調度、年考核”工作機制,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壓力傳導到位,督促進度落后的縣(市、區)加快工作進度,指出存在的短板問題,有針對性地明確工作措施,加大經驗做法推廣力度,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的工作氛圍。

織密保障網絡,讓服務“辦得好”。一是改善制卡服務,升級“一門辦”。引入商業銀行直接進駐市人社服務大廳,設立“即時制卡”服務專窗,統一辦事流程和服務標准,協助待遇資格認証、制發社保卡、引導城鄉居民繳費“提檔”等服務,最大限度方便群眾“一門辦、一次辦、一窗辦”。二是深化“社銀”合作,實現“就近辦”。全面推進人社服務向基層延伸,拓展全市合作制卡銀行服務網點183個,形成覆蓋市、縣、鄉(街道)三級一體“10分鐘人社便民服務圈”,實現“一站式”即時制卡、保號換卡、跨行換卡、待遇進卡。三是推動服務下沉,提速“上門辦”。在全市53個鄉鎮、8個街道全覆蓋提供進村、進社區服務,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開展社保卡上門辦理、激活、補換等服務,打通社保卡服務“最后一步路”,新增退休人員待遇進卡率達到98.5%。

提升服務體驗,讓群眾“用得上”。一是“3類宣傳”入腦入心。全年累計發布社保活動預告推文400多篇,推出“啟用電子社保卡,共享便捷新生活”系列宣傳視頻18個,總閱讀量300多萬人次。常態化深入開展“社保服務進萬家”等活動,引導市民群眾知卡、領卡、用卡,做到線上宣傳廣覆蓋、線下宣傳有重點、日常宣傳常態化。二是“5大場景”精准賦能。積極推進社保卡跨部門應用,促進社保卡在政務服務、就醫購藥、社保繳費及待遇領取、圖書借閱等五大領域“一卡通”應用,實現多項高頻服務事項社保卡全覆蓋。三是“雙線推進”高效便捷。強化推進社保卡“一卡通”功能線上線下融合,同步開展線上應用服務接入和線下應用場景拓展,在圖書館的自助終端機、公交車支付端完成社保卡應用升級改造,幫助群眾在多個領域實現“一卡閃付、一卡借閱、一卡入園”。(黃曉燕 黃健滔)

來源:梧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