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人大代表李春謀:
扎根邊境苗寨 以教育守護履職初心

作為靖西市人大代表、龍邦鎮大莫村弄關教學點校長,李春謀26年如一日扎根中越邊境苗寨,以教育為紐帶,踐行人大代表職責,為邊境民族地區的教育振興與民生改善傾注心血,展現了新時代基層代表的使命擔當。
教育幫扶先鋒,點燃苗寨希望
1999年,李春謀從靖西市教師進修學校畢業后,放棄城市機會,毅然回鄉擔任代課教師。面對當時弄關屯校舍破敗、學生成績低迷等困境,他創新教學方法,將知識點融入游戲,並採用苗話、壯話、普通話“三語教學”,僅一學期便將三年級數學平均分從0.5分提升至43分。他的堅守為苗寨培養了一批批走出大山的學生,村民吳朝停一家三代均受教於他,成為當地教育傳承的佳話。
建言興邊富民,推動教育提質
當選人大代表后,李春謀立足教育一線,積極為邊境地區發展發聲。他結合弄關屯實際,呼吁加大教育投入和興邊富民政策落地。在各方支持下,弄關教學點從“危房”蛻變為現代化校園,新增籃球場、圖書室、食堂等設施,並帶動村內衛生室、旅游廣場等民生項目建設。他還推動民族文化傳承,將苗族蘆笙舞引入課堂,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助力苗寨文旅融合發展。
扎根基層一線,履職擔當為民
李春謀的履職足跡不僅限於課堂。他常年深入村民家中家訪,了解教育需求與生活困難,將群眾呼聲轉化為建議。例如,針對邊境村屯師資短缺問題,他提出“定向培養本土教師”等提案,為穩定邊境教育隊伍提供政策參考。此外,他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推動建立家校聯動機制,確保學生全面發展。
杏壇深銘初志,書山遠遞春暉
“守護孩子就是守護未來”是李春謀的信念。他銘記早年受助求學的經歷,將愛心回饋家鄉,從代課教師轉為公辦教師后仍堅守一線,並帶動更多青年投身鄉村教育。他的事跡感動社會各界,成為靖西教育幫扶與民族團結的典范。
李春謀以教育為支點,撬動邊境苗寨的發展與振興,用行動詮釋了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服務人民”的深刻內涵。他的履職風採,不僅是個人奉獻的縮影,更是新時代邊疆基層代表扎根沃土、履職為民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李春謀榮獲靖西市十佳教師、龍邦鎮鄉村優秀教師等稱號,未來,他將繼續以教育為紐帶,為邊境地區的繁榮與民族團結貢獻智慧和力量。(覃金曉、周倩雯)
來源:靖西市龍邦鎮人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