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浪水鎮:聚焦群眾所盼 破解民生難題

一本本“民情日記”,記錄著群眾的一條條訴求。在容縣浪水鎮各村的人大代表聯絡站,“民情日記”裡記錄的群眾訴求,從收到時間到辦理進度、辦理結果,事實清楚、記錄翔實,成為基層人大傾聽民眾訴求、丈量民生溫度的“標尺”。浪水鎮人大以這把民生“標尺”為指引,聚焦群眾所需所盼,聚力破解民生難題,把人大代表履職為民的答卷寫在群眾的心坎上。
“真沒想到,大伙飲水的事這麼快就辦好……”浪水村村民黃海乾感慨地說。去年9月12日,浪水村人大代表聯絡站接到群眾反映,該村學二隊的水源在工程施工中遭受破壞,村民飲水成了問題。浪水鎮人大通過“代表督辦”機制,聯合鎮村干部實地勘查3次,召開協調會2場,經過45天的協同努力,山泉水引水工程建成投用。據悉,浪水鎮通過建立問題台賬動態管理機制,人大代表共摸排到因工程建設影響到民生的問題34個,目前已解決28個,惠及村民8000多人。
民聲為令、民憂為責。浪水鎮建立“三辦聯動”分級處置機制,即簡單問題馬上辦、復雜問題協調辦、疑難問題盯著辦,形成民生訴求全周期管理閉環,以履職實效贏得群眾信賴和支持。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浪水鎮環圩道路旁的4處違章建筑,鎮人大代表、副鎮長林健強通過“馬上辦”程序,聯合綜合執法隊迅速完成取証,僅用3天時間就拆除了違建。在長壽村古碼頭改造中,縣人大代表、鎮黨委書記李瑞帥牽頭組建專項工作組,協調交通、水利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3次,通過“協調辦”機制推動總投資130萬元的渡口改造工程落地。該鎮建立“紅黃綠”三色預警機制,將21條群眾訴求納入“代表督辦直通車”,其中15條需要快速響應辦結。如因工程建設帶來的泗河路段修復和揚塵治理問題,鎮人大組織3輪“施工方、群眾、人大代表”三方磋商達成共識,運用“盯著辦”的策略,推動道路修復及洒水作業等措施落實落細,既結合實際又契合民意,形成三方互利共贏局面。(封曉天 李海斌 盧廣蘭)
來源:容縣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